党原(当原)古城的城门楼(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张学俊供稿)
泾川县党原乡在古代时叫做当原,并且在这里建有城池,直至解放前夕,当原城还存在,并且留有照片资料,可惜后来被毁。谁也想不到北魏的时候,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恶战,三万多北魏将士丧生于此。
北魏属地泾州,是汉族与西部少数民族的杂居地,也是民族起义的高发地区。孝昌元年(525)四月,以敕勒(高车)族酋长胡琛为首领的新一轮民族起义爆发后,即派遣部将万俟丑奴率起义军驻扎当原城,伺机进攻泾州,并与泾州城的魏军守将卢祖迁、伊瓮生相持不下。
为了增援泾州军力,朝廷命西道都督崔延伯和行台大都督萧宝夤各率本部人马赶来夹击起义军。会合后的北魏军拥有精兵十二万、铁骑八千,可谓兵强马壮。然而起义军都是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且连续攻城拔寨锋头正健,因而并不惧怕强大的魏军。万俟丑奴是一位很有谋略的义军将领,他不时轻骑前来挑战,大兵未交,便奔逃而去,借此观察魏军排军布阵中的漏洞。崔延伯曾在镇压羌人起义中接连取胜,十分自负,面对万俟丑奴的不断挑衅非常恼火,主动请求担任先锋带兵剿灭万俟丑奴。
针对起义军骑兵多,战场冲锋能力强的特点,崔延伯决定用排盾战术对付敌军。于是就命令士兵砍伐了大批树木,制成盾牌,里面安上锁柱,使各个盾牌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木圈,兵士在外,辎重居中,名为排城。然后挑选身强力壮的士兵每人持一个盾牌,浩浩荡荡从泾州缘原北上,向当原城进发。魏军兵临当原城,正打算攻城伐敌,却看见敌方的几百名骑兵出现在前方阵地上,为首的拿着文书,高喊着要投降,请求魏军不要攻击。崔延伯满以为义军在自己的威名和排城的震慑下已闻风丧胆,不由得洋洋自得,遂跳下战马来接敌方的投降文书。结果文书尚未看完,忽然间听到雷鸣般的呐喊声排山倒海而来,只见万俟丑奴的部将宿勤明达率大军从侧面闪电般地袭来,请降的骑兵也从正面杀来,两面夹击,形势危急。崔延伯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匆忙间提枪上马,一声怒喝就带头冲向敌军。在崔延伯的带动下,全体将士奋勇杀敌,稳住了阵势,且越杀越勇。然而,魏军多为步兵,战斗时间一长,大都疲惫不堪,攻势逐渐减弱。义军乘机反击,杀入了排城,魏军大败,两万余将士性命无存,部队不得不退守泾州。
安顿下来后,崔延伯一边修缮衣甲刀枪,一边重新招慕兵勇,积极准备再战。稍事休整数日后,崔延伯再次率军向当原城进军,在离敌方军营七里的地方扎营。崔因上次战败,耿耿于怀,一心谋划如何取胜,便未向行台大都督萧宝夤通报,就擅自领兵出战。这次魏军吸取上次兵败的教训,作战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开始进攻时很顺利,没费多少时间便攻破了好几个寨子,杀得敌人四处窜逃。义军将抢劫的无数财物都囤积在寨子里面,魏军杀入寨子看这些财物后,个个唯恐自己手中少了用以邀功请赏的战利品,不由自主的转向劫掠财物,于是队形散乱,攻势转弱。义军见有机可乘,立即组织掉头反击,被财物冲昏头脑的魏军转瞬之间又被义军的回马枪杀得分崩离析,无有还手之力。这一战中又有一万余魏军将士惨遭铁骑屠戮,崔延伯也在混乱中了流矢,不久就不治而亡。
可怜在两次战斗中竟然使包括名将崔延伯在内的三万余名北魏将士丧生当原城,血流成河,十万树木做成的排城火光冲天,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惨烈的一笔,史称“当原之战”。兵卒尽丧的大都督萧宝夤也不敢复命朝廷而就地投降,给北魏的剿叛带来了新的难度,这是后话了。
参考资料:
【北齐】魏收《魏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谢君,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泾川县博物馆职工,现借调于泾川县世行项目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