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名影戏。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始于盛唐,历史悠久,流传颇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皮影是用经过精心炮制的透明的动物皮来刻制,然后涂上透明颜色。
泾川的老皮影从造型、刀法上看,和陕西皮影一脉相承,造型优美,刀法工整细致,人物身高在一市尺左右。最先多为陕西关中一带艺人刻售,本地艺人刻制的皮影较粗犷,刀法比较简练。
皮影戏班又称"一担挑剧团",一个团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不等。演出人员大多为多面手,既是乐队成员,又是演唱者。他们的收入分配都按传统的"账份"分配,其中箱主为头份账,其次按技术高低,论资排辈,收入多寡不等。皮影戏的演出光源,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均使用清油灯,现在多用电灯。"亮子"(即帐幕)是用长6市尺、宽约4市尺的白绸子做成,亮子下面的桌子上铺一条毛织或麻织口袋,以防影具操作杆滑动。亮子的后上方悬挂光源,皮影紧贴亮子在操纵者灵活多变的手法下活动,皮影的轮廓、颜色在灯光照射下清晰可见。白天,皮影戏班有时也在阳光下演出,俗称"日影子"。
泾川皮影戏在演出剧种上都是秦腔,使用的乐器以秦腔板胡为主,配以二胡、底胡、三弦、笛子、洋琴、唢呐,以及干鼓、暴鼓、牙子、梆子、锣、钹等打击乐器。解放前皮影所演出的节目大多是神鬼戏,凡演皮影戏的地方大都有两个目的:一是祭神灵,消灾免祸;二是娱乐。皮影戏班进村演出之前,先由村里的主事人端着香纸,带着戏班到庙里在唢呐伴奏下烧过香纸,摆上供品,然后清唱几段秦腔,祭奠即告结束。
皮影戏在旧时发展较慢,演技陈旧呆板。直到解放后,才有了新的发展。五十年代流行泾川农村的皮影戏班多达30多个,十年动乱期间皮影戏几乎绝迹。粉碎"四人帮"后,皮影戏又重放异彩。现在,全县皮影队已恢复到20多个,他们终年活跃在农村,有些远到宁夏、内蒙、新疆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六十年代,民间艺人、县文化馆职工郭志远试制成功了一种新"皮影"。在皮影制作材料和演唱方式上进行了大胆革新。利用过期的医用X胶片,经过定影处理的透明胶版代替了牛皮,增加了皮影的透明度。然后根据图样在胶片上描绘出皮影人物造型,照轮廓线剪下来,涂上一层清漆,待干燥后再把各部件联结起来即成。为了使皮影清晰耐看,在制作过程中又加大了皮影尺寸,由原来的1市尺左右,放大到50公分左右,亮子也由原来的6市尺加大到12尺。为了皮影能模仿人的动作,某些部位装上了拉线和操纵杆并连在一起,使皮影能走步、嘴动、眼动,表演灵活自如。还把原来由人演唱改为放录音,这样即提高了演唱水平和音响效果,又将皮影队的演出人员由原来5至8人减为2至3人。既降低了费用,行动也更方便了。
木偶戏和皮影戏同属傀儡戏。用木头先雕刻成人头外形,再把内部掏空,装上能活动的眼珠和下巴、假发,衣服内藏操纵杆、操纵绳,就可以成为一个木偶人。演出时拉一周帷幕,高过操纵木偶的人,操纵者边操纵木偶边说唱。还有一种木偶俗称"线胡"。这种木偶戏是操纵者在上,木偶悬空,用线操纵。而这种木偶在泾川较少。现代木偶人,多为塑料制做的人头,成本低,形象更加逼真,而且轻便,减低了操纵者的劳动强度。木偶戏班一般为15人左右,多则20人。由于木偶身高有限,观众就不可能很多,我县从解放前到现在,木偶剧团只有两三个,而且多巡回于外地。木偶戏的演出节目、分配形式和皮影戏班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