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荷包,是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也叫端午节)特有的一种风俗。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喜欢讲双月双日,成双成对则为吉利。如果把我国古代大大小小的节日排列起来,有趣的是,这些"佳节"却都是单月,尤其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的春节(也叫元旦),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三日上己节,五月五日端阳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虽不是单月,也是单日。这些"佳节"的日子却都不是什么"吉日"。
据有关专家研究分析,在我国上古时代,人们只能凭借自己感性的、质朴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宇宙万物的奥秘,当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找不出答案时,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在禁忌的日子里,古人便举行驱鬼祭神、乞求神灵保佑的活动。这些活动便成为我国古代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例如正月初一的春节,源于驱鬼放爆竹、挂桃符的活动;正月十五的无宵节,源于祭神灯的活动等。
五月,正是酷暑将临、瘟瘴疫病多发、毒虫活跃之际,所以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风俗通》记:"俗云五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今人头秃"。五月五日更是恶月恶日。连生孩子都不吉利:"俗说五月五日生孩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论衡·四讳》也载:"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于是古人便在五月五日挂五色符,束五色缕,摸雄黄,插蒲龙艾虎等用以避邪驱疾。
到隋唐时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节日的风俗由原来的驱鬼迷信型向娱乐型发展演变,恶月恶日的禁忌,逐渐变为"佳节良辰",正月初一的燃放爆竹已象征着欢乐与新年的开始,元宵节的祭神灯已变为游观灯火,端阳节的符图已变为丰富节日的观赏物。"每逢佳节,游乐成观,仕女如云"的记载在唐宋诗赋文章中比比皆是。
荷包的历史悠久。《西阳杂俎》就记载唐代民间端阳节风俗"北方妇人,五月进五时图、五时花"。"五时图"就是五恶(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时花"即石榴花。《通俗编·服饰》、《能改斋漫录》中写到:"欧阳修启以'紫荷垂橐'今名小夹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说明在唐、宋时代就有了荷包。《帝京岁时记胜》和《燕京岁时记》均载有清代端阳节风俗"家家悬殊符,插蒲龙艾虎。窗牖上贴红纸吉祥葫芦,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辑缝老健人,角忝、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硃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之说;《红楼梦》第十七回也提到:(宝玉)"因忙把衣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系的荷包解了下来……"这些记载都证明,荷包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泾川端阳节香荷包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除沿袭了古人用以辟邪驱疾的朱雀、五毒荷包外,还有传统的、寓意深远渴求幸福吉祥的"回头鹿(禄)"、"喜鹊探梅"、"寿桃"、"寿星"、"佛手(寿)"、"吉祥葫芦"、"鸡(吉)心"荷包;有反映男女爱情和繁衍子孙的"莲(连)生贵子"、"麒麟送子"荷包;有以神话和人物故事为题的"白蛇传"、"西游记"和"八仙"荷包;还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瓜果蔬菜为题材的荷包。既包含了远古时代的原始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宗教迷信等方面的内涵,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端阳节岁时遗风。在众多的荷包题材中,数量最多,最为普遍的要数传统的、使人望而生畏的"五毒"荷包。其意都是驱邪避疾,以毒攻毒,永保平安。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粽子荷包"和"龙"荷包。粽子是一种时令食品,粽子荷包是端阳节风俗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爱国诗人屈原的祭奠品。传说屈原是5月5日投汩罗江而死的。江南人为了使屈原的尸体不为江河中的蛟龙所食,便用楝叶做成粽子,缠以五花丝投入江中。所以粽子荷包这一小小的民间工艺品,使这个充满原始崇拜和迷信色彩的传统节日放射出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北方人戴粽子荷包用以纪念屈原,这既是南北风俗互相融合,也呈现了历史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
关于龙荷包。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但在封建社会,龙却被帝王所占有。皇帝是龙的化身,称真龙天子,皇位称龙位,皇帝的身体称龙体,皇帝的后代称龙子龙孙,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坐龙椅。而一般官员和老百姓,只能五体投地的崇拜龙。在衣食住行中,不许有半点龙的影子,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欺君反上。所以在封建社会,荷包题材中并没有龙。随着社会的进步,龙的形象才加入到荷包的行列,成为端阳节少儿胸前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