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泾川文史 >> 浏览文章
 
 

赵 侃/泾川县女子教育概况

日期:2015/7/9 16:38: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赵 侃    阅读  【字体:
 

 

赵  侃/泾川县女子教育概况

 

  泾川历史上女子教育颇为落后。在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和"唯女子为小人最难养也"的封建说教束缚下,女子根本没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只是在"五四"运动倡导反帝反封建,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新道德,反对专制旧道德的影响下,于1923年(民国12年),才开始在县城背街上寺庙内,创设女子初级小学1处,填补了泾川历史上无女子教育的空白。1928年(民国17年),县长赵露珍捐资创办义务女子学校1所,改建其旧考院为校址,后与女子初级小学合并。1929年(民国18年)2月,成立"泾川女子高级小学校",俗名东关女校。1940年,有高、初年级学生138人,教师6人。
  随着社会的前进,思想的开化,社交活动日益广泛,女子要求入学读书者日渐增多。因而县上于1934年(民国23年)7月至1936年7月,先后办起王村、高平、党原、窑店、荔堡、玉都等6处女子初级学校。此后飞云和丰台两镇也陆续办起了女子初级学校。到1945年(民国34年),全县有女子中心学校1所、女子初级小学8所,共入学女生508人(六年级18人,五年级25人,四年级以下465人),女教师21人。
  建国后全县接收改造了9所女子学校。在彻底反封建反旧礼教的革命形势下,对女子教育实行了重大改革。1950年3月改男女分校制为男女并校学习。东关女校并入城关完校(今中街小学),乡镇女校并入附近完校。打破人为的隔离禁区,批判封建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广泛动员女童进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学习,从而造就了解放后泾川第一代有文化教养的新人,为各条战线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到1952年,在全县13995名小学生中,入学女生2708人,占学生总数的19%,比1945年在校女生508人增加了5倍多。1977年恢复高考后,女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与日俱增。1984年全县普及小学教育,女童入学率达到98%。1986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有学生51220人,其中女生19730人,占学生总数的38%。公、民办教职工3000人,其中女教职工41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3.8%。考入大专的女生有15人,中专42人,占当年录取学生299人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