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羌族起义,陇右是主要战场,迫使安定郡两次东迁陕西。《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很详细。
羌族也称西戎,时有150个部落,部落酋长都是爰剑的后裔。他们逐水草游牧,遍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
东汉后期,政治黑暗,朝廷上下以压迫羌人,升官发财。有个叫麻奴的东羌领袖,初随父降,居安定。羌人分布在郡县,为官吏土豪做奴隶,因不堪虐待,激起怨恨。安帝永初元年夏(公元107年),朝廷派骑都尉王弘征集今甘肃数千名羌人去西域打仗。安帝年仅13岁,邓太后临朝,邓骘辅政。邓太后想让她的长兄邓骘乘机立功,征发兵卒5万人,教邓骘带着杀羌人。邓骘败回洛阳,邓太后认为有功劳,提升做大将军。甘肃被征的羌人,惧怕路途遥远,有去无还,行到酒泉,多数散叛,汉官发兵围剿,或扒屋劫舍。久居郡县的羌人,或持竹竿木棍当矛,或负木板食案当盾,或持铜镜在日光下摇动当作舞刀。
另一领袖滇零称帝于北地(今庆阳县马岭),东杀赵魏(今山西)南入益州(今四川),杀汉中太守,大掠三辅,断绝陇道。永初六年,滇零死,其子昌零立。年幼,以杜季贡为将军,狼莫为计策。七年,汉族都尉马贤、护羌校尉侯霸击昌别部牢姐羌于安定,虏千余人,获牛羊等牲畜万余。元初2年(公元115年),汉迁征西将军司马钧督安定、北地、京兆、扶风诸郡兵,护羌校尉庞参率羌护兵,分道进讨,攻打丁奚城(今宁夏境),被杜季贡打败,几乎全军覆没。司马钧自杀,庞参抵罪。4年冬,马贤、任尚进攻北地,贡先至安定,被狼莫击败于青石岸(泾川西北)。后来,汉采取募人暗杀的手段,昌零、杜季贡、狼莫先后被刺死。
"汉官没有一个不是羌人的强盗,只有张奂、皇甫规二人是例外(范文澜语)"。在这场战争中有3名甘肃籍的汉官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公元115年,张奂做安定属国都尉(相当于郡太守),羌族酋长赠送马20匹,金食器8件,张奂拒不接收,当众立誓道,即是马像牛那样贱,不让马入我厩;即使金像米那样多,不让金入我怀。羌人敬重张奂的廉洁,从此遵从教令,境内安宁。161年关中陇西羌起兵攻破营坞,凉州路断,长安危急,朝廷不得已用皇甫规为将。皇甫规击破羌兵,羌人10余万自动来归附,凉州路通,皇甫规先后诛逐贪虐大官五六人、小官吏百余人,羌人欣喜,又有10余万人来归附,用费仅1000万钱,西方即时清静。与此相反的大将军段颎,杀人不眨眼。他在并州、武威、张掖、酒泉、彭阳、高平等地与西羌、东羌、先零交战180次,斩38600余级,获各类牲畜427500余头,费用44亿。
羌族起义不计西羌,与陇东相关的东羌起义,始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止于灵帝建宁三年(170年),历时63年。
安定郡,置于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郡治高平(今固原),辖21县,泾川分属安定、阴槃、爰得3县地。东汉时改治临泾(今镇原东南),领临泾、高平、朝那、乌氏、阴槃、彭阳、鹑觚、三水8县。泾川分属临泾、乌氏、阴槃3县地。
安定两次东迁,是战争中一段插曲,给百姓带来了沉重
灾难。
第一次,由于战争的爆发,羌族日盛,汉兵屡败,郡县官多是内地人,为了避难,请求迁徙,得到朝廷准许。时在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同时迁陕的有陇西、安定、北地3郡。安定郡迁至美阳(今陕西武功县境)。当时百姓留恋故乡,不愿迁移,于是拔割庄稼,破坏房屋,平掉城堡,糟踏积蓄。加之时逢大旱、蝗虫、饥荒严重,羌人四处流窜。有的家破人亡,有的丢弃老人孩子,有的为富豪人家当牛做马,有的妇女改嫁,由此羌人丧生大半。到了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尚书虞诩奏请复3郡,皇帝照准,指使谒者(官名)郭璜负责管理这件事,督促羌人搬迁,并要修缮城池,建设好驿站。由此可以断定,当时官民一并迁徙,造成一片荒凉。从迁出到迁回相距18年。
第二次,在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东西羌大联合,进军关中,烧皇室园陵,杀郡县官吏,于是复徙安定郡于扶风,北地郡于冯翊。这次何时迁回,又待进一步考究。
战争兼饥荒,百姓死生涂炭,西汉时期,安定郡共有42725户、143294人。到东汉顺帝时只剩6069户、29060人。县均758户、36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