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泾川县在文庙小学召开植树造林动员大会,无意间留下了文庙大成殿照片。
据乾隆《泾州志》记载,文庙,在南门内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知州宋颢始修葺。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知州张髦士再修葺。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知州张儒复又修葺。文庙有大成殿三间,东西两庑六间,戟门三间,泮池一处。有棂星门、左义门、右礼门。以上三门,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知州张延福、学正刘庆云、训导李廷尉重修。文庙还有宫墙万仞牌坊一座(临街东向),崇圣祠三间,明伦堂三间,名宦祠三间,乡贤祠三间。有尊经阁,创自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重修。大殿西,有谢圃亭基一处。
照片上的文庙(当时又称孔子庙)大成殿是1939年在文庙大成殿原址上建成的,由县长王任民主持修建。大成殿前的建筑是舞台。
大成殿有7间,高约一丈九,由土基砌成,外墙面由青砖砌成,里墙面是泥面,由白土刷成。南北10米深,东西18米长,殿内有8根白色木柱,4根圆柱形的,4根8棱形的。大成殿正中供孔子牌位,坐北朝南,两边有72弟子牌位,还有墨子、荀子等木牌位,红底金字,火焰边饰,牌位周围有围栏。大成殿约有7间民房大小。
从两侧门可进入大成殿。据王金生老人回忆,民国时每年农历9月逢头一个丁日进行祭孔活动,县官和教喻主持祭祀,年龄稍大些的进士、举人、秀才将自己写的文章宣读完后焚烧,叫祭丁。还要给孔子牌位献猪头,参加的人赴宴,宴毕把未吃完的肉分成份子送给有地位的人,一般人没有。
大成殿前的舞台与大成殿同时修建,供庆祝和祭祀活动用。从舞台进大成殿有一尺多高的门槛,8扇门,舞台上面有县长王任民题写的“礼堂”二字,高约1米左右,白底黑字,落款是王任民题,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抗日战争胜利时,在舞台上有过庆祝演出。当年出生的儿童大多数取“胜利”名字,据说是蒋介石让取此名,当时有个叫韩胜利的儿童上台领奖,是模范儿童。
建国前,文庙内有文庙小学,当时老百姓也称“黉学”。建国后大成殿当教室用,五六十名学生在此上课,全校1至6年级共有一千多名学生。平时是教室,舞台上演节目时,大成殿做化妆室用。
上世纪50年代初,社会上有活动或演出均在舞台进行,比如平凉地区公安系统排演的《阎王债》、《血泪仇》、《白毛女》等剧都在此演出。
大成殿原来有雕刻的“大成殿”匾牌,50年代初取除。舞台之上的“礼堂”二字也去掉,雕刻成“大礼堂”。大成殿两面房屋是乡村小学生宿舍,舞台前有教室,后侧是图书室(瓦房),用西门城门洞的石头做成台基。
大成殿和舞台1953年被拆除,大概位置在现在的中街小学修建的两层教学楼处,文庙大门在现在的中街小学大门朝南近100多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