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泾川文史 >> 浏览文章
 
 

田文辉/我的舅父张维新

日期:2015/10/30 10:39: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田文辉    阅读  【字体:
 

 

田文辉/我的舅父张维新

 

  我的舅父张维新,原名连升,后改名雨卿。民国5年(1916)生于本县丰台乡张观察村,兄弟四人中最小。
  舅父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靠大哥贩盐维持生计。小学毕业后,无力升学。只好找人介绍去崇信县常备队谋生,因写字见长,受县长莫某赏识,回乡时被带到上海写字度日。一年后,因生活特困,又回到西北军工作。19年(1930)与王玉梅结婚,生一女幸存。23年(1934)后,曾在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中央军校西北分校受训。28年(1939),由部队保送到贵州遵义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官外语学校专修俄语。31年(1942)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国民政府军委会顾问事务处当俄文翻译官。33年(1944)10月调任国民政府驻苏大使馆、任上尉语文军官,后又调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国防部第二厅工作,先后任少校副武官、中校参谋。1949年随国民政府去台湾。
  1952年春,蒋介石两次召见委任六十七军八十一师副团长兼代理团长。1954年春,被蒋经国借调到总统府资料组(1955年改为国家安全局),在该局连续任职14年间,先后被保送到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正规班、石牌动员干部训练班、淡水高级研究班,接受训练。同时,由专员、科长专门委员晋升为编阶少将副处长。1967年底,申请退役转入外交部西亚司任科长。1971年调任约旦大使馆秘书。1976年约旦与我正式建交,舅父乘机退休,转营商业。先后在雅典、麦那麦、安曼开办饭店,自任总经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舅父始从约旦写信与我接上了联系。此后,1979年元月和1988年4月两次回乡探亲期间,他对祖国的腾飞和家乡的巨变都感到十分惊异。
  舅父是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又是本县回乡探亲的第一人,他在帮助沟通本县去台同胞与亲属及海外侨胞通信联系的同时,积极倡导捐资兴县。他第二次回乡时,为发展本县教育事业捐资达1.3万美元。
  舅父由于少小家贫,未能在家乡很好地就读,深感遗憾。因此,他非常重视对晚辈的教育培养。他的两个孩子都是留学生,女儿张延义留美营养学硕士,现在美工作;儿子张延平留英工商管理学硕士,现在巴林饭店当经理。他对家乡的侄孙们也尤为关心,每年除给我舅母和二舅各寄养老金200美元,给3个表兄弟每人寄100美元的生活补助外,还给他上中学的3个侄孙每人每年50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并鼓励他们谁考上大学,每年给予100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他还擅长书法,在家乡留下不少墨迹,字里行间表达了游子思乡,落叶归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