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泾川文史 >> 浏览文章
 
 

张怀群/今泾川县城创建于元代

日期:2015/11/12 15:25:4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张怀群    阅读  【字体:
 

 

张怀群/今泾川县城创建于元代

  
  因北周宝宁寺地宫、唐大云寺地宫、宋龙兴寺地宫等史无记载的遗产被发现,遂引出宝宁寺、大云寺、龙兴寺毁于何时的悬疑。
  《泾川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水患频繁,同知李彦恭迁州治于皇甫店,即今县城地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是年,因古城(今水泉寺)常有水患,同知李彦恭迁州治于皇甫店,即今县城地址"。①据这两处记载,流行的说法都认为:
  泾州故城毁于明洪武三年一场大水;
  大云寺、龙兴寺毁于明洪武三年一场大水;
  今县城建于明洪武三年;
  泾州城于明洪武三年迁于今县城址。
  实际上,今泾川县城创建、迁城于元代。
  泾州故城并非一次性毁于明洪武三年一场大水。


  今泾川县城创建于元代并迁城的文献记载


  明赵时春《平凉府志》泾州建革载:"成化十三年,知州曹光增修东城,郡人右布政使闾公钲纪曰'泾川要冲西北,唇齿周原,旧城创元至正十九年,规模狭隘,民居不赡。成化丁酉秋七月,曹光文辉来牧是州,耆老史鉴率众以告。光即请抚镇藩臬,咸可且嘉,兵备固原宪副严公亲莅焉。且檄光总事,悉心殚力,督民筑凿,要接旧城,环展东南。……围三里,高二丈五尺有奇,隍阔深丈余,建门三:曰东盛、曰承熙、曰永宁。""正德十四年,知州宋灏增修西城。嘉靖二十四年,知州张髦士重修,时春记曰……。"②
  清乾隆《泾州志》载,明贵州布政使赠礼部尚书闾钲《增修东城记》。(出自明赵时春《平凉府志》)③
  清乾隆《泾州志》还载:"制城原在泾河之阳,元张尔严兄弟据其城,明将徐达、常遇春屠之。因水害无常,遂迁于泾阴即古安定驿也。""州署在城中央,建自前明洪武年间,后屡加增修,日久坍坏。乾隆五年知州许宗崃详明动帑重修。""文庙、泾学建于洪武七年。"
  民国《泾川县志》建置志城池条下载:"制城原建在泾河之阳,元至正十九年院判张庸筑,系安定郡故址。其后张尔严兄弟据其城,明将徐达、常遇春屠之。洪武间,因水患无常,同治(知)李彦恭改筑泾阴古安定驿,周三里三分、高三丈、壕深一丈、阔二丈。"④
  民国《泾川县志》金石志石刻条下邹光鲁考证:"考今旧城,固在河北,元时以水患移之。"⑤
  刘玉林《泾州故城调查记》载:"泾阴明城,创筑于元至正十九年,是在元代旧城古安定驿旧城的基础上增修扩建而成,明初徐达、常遇春屠城之后,加上水患无常才迁徙的。"⑤
  《平凉地区志》载:"洪武三年,是年,洪水冲毁泾州南城,州治移至泾河南皇甫店(今县城)。"⑥
  综上述,明代闾钲记载最早,也最可信。邹光鲁考证:"考今旧城,固在河北,元时以水患移之。"亦合情理。

 

  元代迁城前有关兵祸、水灾的文献记载


  迁城前兵祸记载:
  《泾川县志》大事记:"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十月,农民起义军首领刘福通部将白不信、大刀敖、李西西等进攻兴元、凤翔等地,泾州亦被占领。
  十八年(公元1358年)二月,陕西行省右丞察罕帖木儿收复泾州。"
  《平凉地区志》大事记条下记载:"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十月,红巾军攻占泾州、平凉等地。次年二月,察罕帖木儿收复泾州、平凉。"
  迁城前水灾记载:
  《泾川县志》第七章自然灾害条下记载,元代泾州大雨雹有四次:"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六月,雨雹。
  二年(公元1322年)四月,雨雹。
  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六月,大雨雹,伤麦苗。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八月十五日,大雨雹。"
  《平凉地区志》第二编自然环境水灾条下记载:"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六月,泾水溢,冲毁两岸田禾。"
  在古代,泾河暴涨最烈情景如何呢?《平凉地区志》第二编自然环境水灾条下记载可见一斑: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七月,泾河暴涨,水高数十丈,淹死居民,冲毁财物,损失巨大。"
  水高数十丈,聊以30丈计,当在100米以上,如果滤去夸张之意,取其一半,水高当在50米左右。


  历史真相


  史载的真相:今日县城创建于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规模狭隘,民居不赡。
  元时以水患移城至泾河南皇甫店(今县城)。
  明代泾州知州的副职李彦恭把泾州州署等迁于今县城址。
  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知州曹光增修东城。城周围三里,高二丈五尺有奇,城隍阔深丈余,建门三:东盛门、承熙门、永宁门。"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知州宋灏增修西城。
  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知州张髦士重修。
  清代多次重修。清《泾州志》《泾州乡土志》《泾川县采访志》、民国《泾川县志》多有重复记载,不再述。

 

  真相复原:泾州城并非在明洪武三年,一夜之间被水吞没,官民惊恐、人喊马嘶、慌乱拥挤中逃命至泾河南,以草棚栖身,开始建城。而是在元代从泾州城创建成第一批房屋起,边建城边迁城,二三十年之间,州城搬迁才完成。明洪武初年,泾州知州的副职李彦恭只是把泾州州署等迁于今县城址,因此传为明洪武初迁城。这比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比如今日泾川城北开发,在有塔吊、挖掘机的时代,建城已达十年,还是城中村、村中城。古代建城迁城,以二三十年完成也是高速度。
  元代在安定驿创泾州城时,安定驿已有什么建筑呢?己知的至少有安定驿、皇甫店、上寺。
  安定驿,元代以前就有。河对岸就是泾州城,为什么还有驿?盖因这里向西,通崇信、华亭、关山、庄浪一线;向南,通灵台、陇县、岐山、扶风、凤翔一线;向东,通陕西一线。三路兵马、商贾聚此,如果泾河暴涨,交通遇阻,安定驿的办事、食宿、贸易等作用就很大。
  皇甫店,肯定是最早有皇甫姓的人开店,皇甫姓人口遂繁衍渐多,住区扩大,店名衍成地名。至元代,地名还存。
  上寺,建于金代的佛寺。民国《泾川县志》金石志石刻条下载:"光绪二十九年,寺在城东南隅复兴街,一名上寺,相传金时建。"上寺在今公社路一带。

 

  徐达等屠城


  清乾隆《泾州志》载:"制城原在泾河之阳,元张尔严兄弟据其城,明将徐达、常遇春屠之。"
  民国《泾川县志》卷五建置城池载:"制城原建在泾河之阳,元至正十九年院判张庸筑,系安定郡故址。其后张尔严兄弟据其城,明将徐达、常遇春屠之。"
  《泾川县志》载:"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右丞相徐达攻占平凉、延安等府,派将军通源取泾州,元朝知州张荣不降被杀。徐达派黄旺驻泾州。"
  明朝军队攻克泾州后,元朝末任泾州知州张荣不降被杀。这是可信的史实。
  "屠之"二字出现,肯定不是只杀了张荣、(张尔严兄弟),而是杀了无数的人,即屠城。古代,官兵在破城、镇压叛乱的时候,也经常洗劫百姓家,经过连场激战,基本都杀红了眼,在城破之时无法明确城中有多少投降与抵抗,继续挥刀砍杀、一路掠夺财物是平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兵灾之劫向来都是老百姓最大的苦难。历朝历代中,军队靠杀立威,所到之处,杀戮成性,血流成河,掠夺成灾,鸡犬不留。
  明初泾州屠城,死了多少人?待考。


  泾州故城废弃原因至少有二:水害、屠城


  一是历史上一直水害无常,但并未在明洪武初一次性淹毁州城。
  二是明代徐达等屠城,城中死者难计。
  元代人不堪水患正欲迁城,奈遇上了红巾军起事。世人熟知的红巾军是蒙元侵占中国末期汉人复国的主要起事力量,该事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长达17年,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的颍州。1355年至1363年,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红巾军有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以李武、崔德率军,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将西进增援,以攻陕西为西路军北伐,两年间西路军三次攻占秦、陇,泾州难免兵灾。
  红巾军占领泾州城,元将收复泾州城,这之间肯定杀人无数,烧房无数,泾州城破败不堪,亡魂游荡、煞气浸盛,水灾又不期而至。
  泾川古今历史上的水灾,不仅来自暴雨天降,更有冰雹融化之水,当一场巨量冰雹之后,冰雹于无声处融化,大水突然间汹涌而出,若冰雹化水再加上暴雨,当为泾河推波助澜。
  兵祸屠城、洪流淹城,泾州城千疮百孔、气息奄奄,中兴之气殆尽,元朝人在逐出红巾军之后,即开始了迁城于泾河南的工程。正如农民也知道,人挪一步活。
  元代人建城迁城己达11年许,元朝亡。明朝大将徐达攻占平凉、延安等府,派将军通源取泾州,元朝的最后一任知州张荣不降被杀,同时屠城,屠城之后,泾州州署于洪武初年迁至泾河南新城。


  洪武三年迁城等悬疑待考


  洪武三年迁泾州城于今县城址,是当代《泾川县志》、《平凉地区志》记载,依据是清代《重修城隍庙碑记》⑦说城隍庙始建于洪武三年。实际上,碑文漫漶,今能看到的是"洪武年间"字样。
  明赵时春《平凉府志》、清乾隆《泾州志》、民国《泾川县志》都记载迁泾州城于今县城址为洪武间、洪武初,而未明确记于"洪武三年。"有"洪武三年"字样之文献、碑刻等,并未见到。
  "元至正十九年院判张庸筑,系安定郡故址。张尔严兄弟据其城,明将徐达、常遇春屠之。"张庸筑的旧城是原泾州城或泾河南之城?张尔严兄弟所据之城是张庸筑的泾河之阳安定郡故址?或泾河南之城?张尔严是否就是张荣?待考。
  屠城者是徐达、常遇春、通源、黄旺?待考。

 

  有趣而可唏嘘的历史景况


  迁泾州城于今县城址的官员并不是知州,而是同知李彦恭,同知是知州的副职,或从六品,无定员,分掌本州内诸事务。这位同知(如现代的副市长)李彦恭把泾州城迁于今县城址,从而改变了泾州的命运。
  泾州州署迁于今县城址时,元至正年创建的城己存在了11年。
  泾州城迁于今县城址后,可知于洪武初年建了州署、隍庙、文庙、泾学等。之后,泾州官、兵、民在创建于元至正十九年的规模狭隘、民居不赡的小城里,度过了107年空间局促的日月,才等来了知州曹光(字文辉)增修东城。107年,这个时段不短啊!
  曹光来泾州任第一把手后,是泾州有名望的老人史鉴率领民众向知州表达修城的民意,而促成曹光增修东城的。
  一座3000多年历史的泾州城,何年何月因何而被废弃?何年何月由谁始建今泾川城?泾州州治何年何月迁于泾河南?有几十个字足可记载确凿。或大云寺、龙兴寺、宝宁寺以及3000多年泾州城的大小建筑毁于何时?大街小巷之名谓何?百余字也能说清。惜闾钲、赵时春、张延福等等进士、彪炳史册的大人物们,民国时的县长们,写史志时多写教化人的大道理,极尽文彩之辞,对真正有用的数字如年代、尺寸及人名等却不愿多写一字,多写一字比多出一两黄金还疼,真令今人唏嘘不己。


  泾州故城并非一次性被水淹毁
 

  为解此悬疑,耗费光阴己久,只因缺地下发现与文献记载。近与刘玉林先生交流,颇有同感。他说,今大云寺大雄宝殿开挖地基时,他现场考察了剖面土层结构,几无水淹痕迹。我们的共识是,泾州城在历史上一直是水害无常,城墙局部被水淹而坍塌过,但并未一次性被洪水淹毁州城。解开这一切秘密,一靠新的地下发现,二有不可想象的智能新技术,这一天不会太远。


  注释:
  ①1996年3月版《泾川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②明嘉靖《平凉府志》魏柏树通校2002年2月版
  ③清乾隆《泾州志》,泾川县图书馆藏
  ④民国《泾川县志》1945年稿,泾川县档案馆藏
  ⑤《平凉文博》1984年第1期
  ⑥《平凉地区志》中华书局2012年7月版
  ⑦《重修城隍庙碑记》碑,泾川县博物馆藏
  2015年11月5日
  2015年11月14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