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民教育
泾川县境内少数民族中回族占绝大多数,他们多聚居于城关镇及太平乡几个村庄。
清末及民国时期,回民以务农经商为主,未成立学校,一些儿童在伊斯兰教穆斯林聚礼诵经期间,听阿訇讲《古兰经》学习宗教礼仪,间有一些儿童于就近私塾或初级小学入学读书,但为数甚少,绝大多数人不识字,文化极其落后。
民国21年(1932年)2月,安定镇(今城关镇)合志沟私塾改办为初级小学,因招收回、汉民子弟入学,故校名为"同文学校",取其"书同文"之意。学生中有回民子弟10余名。
民国25年(1936年)9月,在安定镇合志沟清真寺内成立"合志沟同文初级小学"一所,这是本县历史上专为回民子弟开办的第一所启蒙学校。入学儿童20余名,教师1人,有教室3间,课桌凳10套。随着体制变更,民国32年(1943年),改校名为"泾川县安定镇第八保中山国民学校"。后来校名去掉"中山"二字,这所学校直办到解放。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开办少数民族教育非常重视,合志沟回民学校继续开办。1959年秋,在"反封建宗教特权运动"中,清真寺被关闭,回民学校被劳改队占用,学校迁至沟口与"合志沟小学"合并,名为"合志沟回民小学"。
1955年11月,县人民政府报请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在回民聚居的城关镇关家林(今太平乡红崖湾村)成立回民小学1所,招收入学儿童53名。
1958年在太平乡寨子洼村成立1所回民小学,入学儿童29名。
1964年,在大办耕读小学时,又在城关镇湾里村成立1所回民村学,入学儿童30名。
此外,太平乡四郎殿、三星、墩上等回汉民杂居地方,回民儿童于就近小学上学。
1980年,城关镇土窝子小学与合志沟小学合并,名"土窝子回民小学",合志沟原校址为其二部。以后又改名为"城关镇合志沟回民小学"。
1983年以来,县人民政府为了鼓励回民儿童入学,对全县回民学生免收学费,红崖湾、寨子洼两个纯回民学校公派教师增发小伙食补助费。
二、教会办学概况
泾川县自清末,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英、法等帝国主义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主教、基督教也伴随着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传入本县。
民国初年,基督教泾川协同会在县城页街(今解放路)开办初级小学校,男女兼收,分别设校,共有学生160多名。民国13年(1924年),学生增至250名左右。学生来源面向民众,不分教徒与否,均可入学就读。由教会聘请教师,先后有挪威、美国、瑞典籍教师和本县人李荣、王信德、魏子法、党瑞芝等任过教。办学经费及教师薪俸由教会供给。开设的课程与教育部颁布的计划一致,惟兼教英语。学制均同于一般小学。民国21年(1932年),因公立学校开办较多和外汇短缺而停办。
荔堡、高平、窑店等镇为基督教布教区,均在教堂内开办过规模不大、为时不长的小学校。
县城天主教会于民国20年(1931年)2月,在中街天主堂内开办了一所"私立正德初级小学",有学生68人,教师2人。办学经费由教会支付,学生免收学费。课程设有国文、算术、习字、唱歌等门类。
距校较远的学生在教堂住宿,住宿生每早参加念早课,教友、学生每逢礼拜天,参加礼拜、听弥撒等宗教仪式活动。这所学校直办到1952年10月,天主教"三自"革新后,由泾川县人民政府接管,与城关完小(今县中街小学)合并。
此外,乡间还有玉都、丰台天主教堂,都办过初级小学,招收附近居民子弟及教徒子女。所教课程基本与私塾一样,为启蒙教育。丰台教会学校约于民国24年(1935年)停办,玉都教会学校于民国32年(1943年)即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