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兴(1937-1990年),男,汉族,平凉市人。他大半生从事戏剧演出,尤以扮演秦腔花脸见长,享誉陇东。
1950年,王正兴参加平凉市民艺剧社,拜秦宏德(原平乐剧社教练)、熊建民(原平乐剧社学生)为师学艺。1952年民艺剧社交泾川县经营管理,改名"泾川县人民剧团",1954年经省文化厅普查合格,正式登记为民营公助性质的专业剧团,更名为"文光剧团"。1958年泾川、灵台、崇信三县合一时,该剧团又与灵台县剧团合并取名"泾川县秦剧团",这期间,王正兴一直在这个团体中担任主要演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的历史剧一律禁演,大部分艺人被贯以"黑帮"、"牛鬼蛇神"等罪名,遭到清洗或逼迫改行。当时,平凉地区将各县剩下的少数人员凑到一块组成了若干个演出队,下放各县自编自演一些小型剧目和歌舞、快板之类的节目,王正兴被编入留在地区的一个队里。1971年这些演出队全部解散,王正兴被安排到地区"八一厂"(时为拖拉机制造厂)从事保管员工作。
1976年9月,泾川重新建起了"泾川县文工队"。1977年开放古典历史剧,县文工队吸收了一批戏曲艺人,王正兴作为其中之一又重新走上了艺术舞台。
1979年,"文工队"改为"文工团",王正兴任副团长。八十年代职称评定时他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1990年1月辞世,终年53岁。
王正兴一生从事舞台艺术生涯三十余载,热爱戏曲艺术事业,勤学苦练,精心钻研,初学小生,后改须生,曾先后饰演《双蝴蝶》中的梁山伯和《逃国》中的伍员,博得观众的喜欢,在平泾一带名噪一时,成为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1958年改演花脸后,他更加苦练内功,注重塑造人物的舞台艺术形象。1960年甘肃省举办的全省青年演员会演中,他成功地饰演了《周仁回府》中的严年,被评为"优秀青年演员",获金质奖章。
王正兴扮演花脸功底扎实,文武兼优,一招一式沉稳大方,塑造人物形象维妙维肖。如饰演《苟家滩》中的王彦章、《黑访白》中的尉迟恭、《金沙滩》中的天庆王等,无不活灵活显。他的嗓音质朴浑厚,唱腔高圆激越,不仅能和谐自如的运用锵音、嗷音和鼻音,而且能兼收秦腔须生和京剧铜锤花脸的一些长处,发音宏亮,吐字清晰,趣味横生。他演唱的秦腔《斩单童》中的单童"我单童决不愿遗臭万年"一段唱腔,其中有"尖板"、"双锤"、"二流"、"紧双锤"等板眼,他能根据不同板路所体现的情绪,采用不同的唱腔来处理,使整个唱段环环紧扣,一气呵成,把单童威武不屈,临危不惧的个性充分展现在了观众面前。他饰演《铡美案》中的包拯更是挥洒自如,神情并茂,特别是对包拯爱憎分明的人物性格塑造,曾场场令观众叫绝。1979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了他的《斩单童》、《铡美案》、《苟家滩》等剧中的著名唱段,受到省内外听众的一致赞誉。另外,他还兼演一些丑角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正兴的一生,是献身戏曲艺术事业的一生,他为人忠恳,作风正派,工作负责,演艺高超,谦虚谨慎,培养了袁彦发、魏怀明、李德虎、袁思义等一批戏曲艺术表演的台柱子,为振兴泾川秦腔艺术事业做出了贡献。
--选自《泾川文史资料选辑》(1-5)(政协泾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