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党务馆务 >> 浏览文章
 
 

泾川博物馆5.18与百度贴吧、哲泾川、泾川部落网友互动实录(上)

日期:2016/6/20 14:52: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泾川县博物馆宣教部    阅读  【字体:
 

 

泾川博物馆5.18与百度贴吧、哲泾川、泾川部落网友互动实录(上)

编者按: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应百度泾川吧、哲泾川微信平台、泾川部落微博等泾川知名自媒体平台的联合邀请并组织,我馆人员与网友就泾川历史文化、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遗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

现将对话实录(上)发布如下:

 

001号网友:@皓月一轮挂高空   

001① 丰台镇杨涝池的龙盘指的是?

001② 杨涝池村以前有没有什么重大事件?

魏海峰答:历史和现实一样,几千年来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事情,但能被记载、留存后世的都是些大事、或者有意义的事情。从目前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看,尚无有关杨涝池、以及龙盘的事件和背景记载。

 

002号网友:@伸手触摸死亡

002① 古泾州指的现在的大概那一块地方,城墙在哪里,再就是罗汉洞哪里的石刻为什么没人保护?

魏海峰答:历史上在北魏首次设泾州,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建置。西魏、北周时延续这一建置。隋、唐时曾一度将泾州改名为安定郡,后来又恢复为泾州。这期间,泾州的管辖范围相对比较大,最大的时候横跨今天的陕、甘、宁地区。宋、元以后,泾州降格为陕西的省辖州,相当于今天的市级建置,行政管辖范围虽然小了很多,但仍旧是军事重区,比如元代时的西北军事指挥中心曾设在泾川。

自始至终,泾州的州治、也就是省会或者行政中心一直设在今天的泾川水泉寺。泾州城的南城墙,在今天的泾河北岸,北城墙仅靠泾党公路,西城墙在城关中学之西,东城墙在火车站以东。除了南城墙无遗存,西、东、北城墙均留有遗迹,至今清晰可见。北城墙外还有外城,一直延伸到合道塬边,也存有城墙遗迹。

罗汉洞石窟自2000年后已经纳入县上的保护视野,目前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聘用的兼职文保员每日巡视。该区域已经列入世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下一步的保护力度和措施都会有明显改善。我们共同期待和努力!

 

003号网友:@LWJ随缘

003① 王母宫为什么在泾川,有什么历史传说和过去的传说?

魏海峰答:西王母是存在于黄帝至西周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因为距今年代久远,属于传说时代和半信史时代,很多问题都无法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泾川曾经属于西王母少数民族区域,并且处在与中原民族的接壤地带,具有王母信仰产生的历史土壤。分析历史记载和文艺作品反映,可知汉武帝特别信仰王母,在他西巡时于泾川回山顶“见五色祥云而祀之”,也就是说他认为王母在此显灵了,故而在当时修建了王母宫。

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甘肃通志》中有明确记载:泾川王母宫建于汉元封元年。这是正史记载的历史上最早的王母宫。根据泾川馆藏的宋、元、明代“重修王母宫”碑考证,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重修都是由当时的地方政府官员主持、朝廷高官甚至皇亲国戚参与的。可见西王母文化在泾川的扎根之深。从文献记载和文物例证的角度讲,我们的西王母文化独具特色,传承有序,在海内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004号网友:@wenjundu

004① 从大云寺景区发展规划来看,将会修建一条横跨西平铁路的菩提桥来连接北区和南区。我想知道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大不大?

魏海峰答:通过横跨铁路的菩提桥来弥合大云寺景区的南北区,我个人认为这是补救措施中的上策,操作性很强。但一个新城的发展框架被一破为二该如何弥补?泾川小镇还能否建成泾州小城?需要高智商……

 

004② 据记载,王子墓曾经下葬的是朱元璋之孙韩王朱冲,韩王后裔部分在现在泾川、镇原境内,个别在长武境内。那目前泾川哪个乡镇或者村朱姓的很有可能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

魏海峰答:“文革”导致家谱大量被毁,从学术层面尚无法确证明代韩王与平凉境内朱姓后裔的直接关系。但王村的朱姓后裔已经完成修谱,据信或为平凉韩王族后裔。

 

004③ 商纣王重臣闻太师闻仲墓在玉都镇星火村,我曾经到那去过,只是看到有个石油基地的场地,问了当地人说就在一个下沟的路口处。请问有没有关于闻仲墓更多的史料记载?为什么当地政府不重建?

魏海峰答:夏商周历史断代工程虽已完成,但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或不够确定。历史上或真有闻仲其人,但人们更多了解的是《封神演义》小说中的一个角色。闻仲葬于何处,历史无记载,当地传说在玉都星火村,也不能否定。可喜的是在毗邻玉都的党原境内,尚有挽弓坡、绝龙岭等与闻仲故事相关的民俗地名,还有历史上存在、目前复建的雷祖庙。所以从文化的角度讲,如果民间大做“雷祖”(闻仲)文化,也可谓有传承、有弘扬,值得提倡。但本地“雷祖”文化的民间基础、学术基础尚不能上升到政府的层面引导组织、甚至介入打造,政府首先会考虑行政资源与社会效应之间的逻辑关系。

 

004④ 王母宫山山底石窟旁边的好多石刻为什么废弃着?好多次我跟过路人一样只能站在上面的路边用手机抓拍。这是不是宫山石刻管理所?为什么置于露天废弃着?我注意到石刻群不远处就是监控探头,想必这些石刻应该有价值吧?

魏海峰答:你看到的石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罗先生个人搞的一个当代小碑林,因罗先生去世后无人经营而荒废。县上文化部门正在衔接探讨由王母宫石窟文管所接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就这些石刻本身而言,属当代刊刻,本身价值不大,但可以作为宣传泾川的一个文化窗口。

 

004⑤ 前段时间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人提议在泾汭河交汇处新建湿地公园。不知您怎么看?

魏海峰答:这块区域位于城区,且面积有限,个人认为在此不宜建人工湿地公园。

 

005号网友:@下载幸福啊

005① 回山上那个高多少米的王母像还立么?

魏海峰答:立巨型雕像有严格的行政审批手续,属于国家控制性建设项目。我曾在政协会上作过这方面的提案和发言,所以也高度关注,县上也正在做相关工作,但能否立成,最终取决于能否通过国家审批。

 

005② 共到底是不是个国家,一会儿说阮、共是两个国家,一会儿说共是阮的首都,有点乱?

魏海峰答:不仅是你感觉有点乱,包括专家学者都觉得乱,目前没有人能够完全搞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距今时间太久远,文献记载和文物出土的例证尚不能给世人一个清清楚楚的历史交代。有几种主要观点:

1.阮、共是一个国家的概念,阮是国名,在泾川一带,共是阮国的首都名,城邑在水泉寺(即共池),这种理解中的阮和共,相当于中国和北京的关系。

2.阮、共是两个独立的国家,阮国在泾明一带,共国在水泉寺一带;

3.阮、共在商代时期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周武王灭掉两国后将两国合二为一重新分封,形成新的阮国,新国都设在了原来共国的首都(今水泉寺)。

其中第三种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出土文物、现场踏勘中有很多解不开的迷,第1、2种观点都有明显漏洞。我的观点也只是一种推论,这种推论能弥合一些阮、共之间分分合合的疑点,但同样无法确证。正因为迷雾重重,才有了历史研究这一学科,期待有文物发现能最终破解这一悬案。

 

005③ 荔堡有没有什么文化遗产?

魏海峰答:文化遗产包括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比如荔堡问城的王母宫、圣母娘娘庙,袁董的王母庙、圣母娘娘庙,南李的九天圣母庙、观音庙,大寨村的金钟寺,有形遗产就是这些至今存留的建筑,无形遗产就是每个庙上各有特色的祭祀方式。其实文化遗产的概念非常广,渗透到生活的每个元素和细节中,过往岁月中的所有人和事都是文化遗产,但经过时间沉淀后仍然散发独特光芒的才是优秀文化遗产。

 

005④ 皇甫谧与泾川皇甫氏有什么关联么?

魏海峰答:皇甫谧是东汉时安定郡朝那人,当时安定郡首府所在地就是今天的泾川,所以泾川皇甫氏和皇甫谧毫无疑问是属同一根脉,同样不排除是皇甫谧嫡传后裔的可能。

 

005⑤ 夸父峰是坟墓么?

魏海峰答:更可能是自然山包。首先无坟墓的相关文献记载;其次承载了夸父逐日时的神话传说,说明早期在民间也没有关于坟墓的口头传承;第三北魏泾州守将卢祖迁曾指称这两座山包为“米面山”而吓退敌兵,当时的历史记载是当作小山丘的。

 

005⑥ 泾川县境内目前寿命最长的建筑是?

魏海峰答:是城隍庙,建于1371年,是甘肃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

 

005⑦ 吴佩孚的家人在合志沟住过么?

魏海峰答:当地民间熟知“吴大帅”家人四十年代住在合志沟,且有系吴佩孚家人的后世猜测,但目前没有确证。

 

006号网友:@泾川哟牧人

006① 现在国家提倡去除有些地方的怪名!像一个90后姑娘一直在努力恢复他们徽州的古地名!我觉得咱们泾川可以努力恢复泾州的古地名

魏海峰答:你的建议非常好,从泾川县改名泾州县的呼吁其实一直存在,但一个行政县的改名很不容易。目前国家有提倡,看这种愿望能最终实现吗?也同样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在今后的新地名命名中,多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加以论证。

 

007号网友:@敬程1314

007① 泾川一直作为泾州、安定郡的治所,千百年来代表着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站的兴衰,为了泾川更好的发展,泾川是否能改名泾州?泾川1964年出图的14粒佛祖舍利,碑文上记载的是泾州大云寺,而现在一说为泾川大云寺,很明显与历史不能更好的接轨!

007② 再如网上报道泾州古城出土千年舍利,让人一看都不知道泾州古城是哪里的!如果泾川改名为泾州,让人一目了然

魏海峰答:关于这个问题上面泾川呦牧人也提出了,我作了回答,我也赞同!

 

008号网友:@unicorn222

008① 水泉寺城关中学附近既然是古泾州古城的遗址,那为什么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比如开发、保护?而且泾川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有个泾州古城,西平铁路修建路水泉寺附近时,对泾州古城的破坏大吗?

魏海峰答:泾州古城遗址早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为历史上就是居民生活区,所以无法隔离保护,只能是监督性保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多。

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个人认为铁路修建对泾川古城的破坏是直接性的,但很多人不以为然,并且我们得考虑到与经济建设中的协调关系,社会总得发展嘛!

站在一个泾川百姓的角度看,铁路从川区中央呼啸而过,将新城一破为二,这种框架决定了泾川仅能停留在小镇的进程中,几道细绺绺的发展空间,如何建设一个小城市?倘若当年铁路规划到银武高速上方高架而过,倘若穿越北山体内而过,都会留给我们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发展空间……

历史往往是这样,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认识不到位,认识到位的时候木已成舟,无法挽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008② 大云寺舍利塔以东围起的那块地在进行考古发掘,不知道再有没有挖到文物?城关中学附近还有没有可能有文物埋藏?听说上次那个元代香炉是有人挖到要卖时才被人发现的,古城附近流失到民间的文物多吗?

魏海峰答:大云寺舍利塔东侧的考古发掘至今没有停止,目前宋代寺院的院落结构初步显现,有很大的考古研究价值。除过2013年出土的近300件佛像等文物,14、15年另外还出土了铜筷子、铜勺子、香油灯等近百件寺院生活用品。

泾州古城作为一座三千年以上的古老城市,有很多历史谜题尚未破解,或许我们发现的仅是冰山一角。值得提醒社会各界的是,地下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可抱有侥幸心态,私自挖掘或者私自贩卖的结果非常严重,用水泉寺当地百姓的话说:“比抢银行的罪行还重”。正是有这种认识基础,所以上次元代铜鼎出土后,我馆就接到了当地群众举报电话,而挖到香炉的乡亲积极配合上交了文物。2015年,我馆就征集到社会流散文物十多件。对于非祖传、不可家藏的文物,可以和我们博物馆联系进行捐献,博物馆也有相应的奖励机制。

 

008③ 隋唐英雄泾州罗艺葬在玉都哪里?

魏海峰答:历史记载罗艺在从豳州(今宁县)过乌氏驿(今玉都)逃奔突厥时被部下斩杀,首级被送往京师示众。所以最理想的结果是尸体被草草掩埋,更有可能是尸骨未留。葬于哪里?怎么葬的?只能是个奢侈的猜想了。

 

008④ 泾川今后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或者说泾川能否振兴昔日古泾州的辉煌?

魏海峰答:泾川的自然资源、工业状况、农业发展都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佛舍利为代表的佛教遗存、西王母文化遗存在海内外的优势明显,地位独特,借此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或许是泾川明天的希望。

 

009号网友:@西北陇东狼

009① 王符按说应该也是泾川名人,但王符故里为何是镇原呢?

魏海峰答:王符是东汉安定临泾人,当时泾川既是安定郡的首府,也是临泾县的县治所在地,而临泾县当时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镇原一带,所以从学术表述规范上讲,东汉安定临泾对应的是今日泾川,所以用历史的眼光说王符是泾川人是没有错的。

东汉后,临泾县的县名被废止,泾川改为安定县。隋大业年间,重新设置了临泾县,将安定县的部分区域划给临泾县的管辖,临泾县的县治设在了今天的镇原,王符的故乡也被划归到新的临泾县,所以从现实的眼光说王符是镇原人同样是不可否认的。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分开了,老人被分给了家中的二儿子。曾经他们是一家,今天他们是两家,这都是存在的事实。

因为行政区划的变迁引发的名人故里之争很普遍,应该敞开胸怀,实事求是去加以对待。关于王符的生前死后还是比较清楚的,还有很多有争议的人物无法理清的时候,则会尊重历史的表达,比如我们说两晋南北朝的时候泾州出过12个皇后,她们都是古安定、古泾州人,当时的安定郡、泾州都是设在今天的泾川县,但安定郡、泾州在那时候就包括了数个、甚至十多个县,这些县的变迁史非常复杂,要考究到具体方位,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这12个皇后是泾川人,别人驳不倒,因为没有证据,说是泾州人,则更为准确,我们一般采用泾州人的说法,谁让历史上的泾州长期设在今日泾川呢?这是我们的宣传优势所在!

 

009② 对于咱泾川来说,一直在打旅游品牌,交通上火车很重要,东下西安还是么有好的车次停靠泾川站,不知以后会怎么样?

魏海峰答:这条铁路设计之初就是一条低速线路,或更侧重货运。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我所关注的。

 

009③ 王母娘娘到底与泾川是个什么关系?周穆王和汉武帝到底见到了西王母没有,他们相隔要数百年,是怎么见西王母的?泾川出土的舍利子价值在哪里?范仲淹、李商隐、滕子京等等历史名人与泾川?泾川修铁路到底是好事坏事?

魏海峰答:王母娘娘与泾川的关系,我前面有说到。简而言之:1.上古时期的西王母部族,泾川包括在其领地当中;2.西王母信仰的兴起,泾川至关重要,大面积的西王母信仰从东汉开始,但西汉武帝时期泾川就有了王母宫,说明泾川的西王母信仰已经发端;3.宋元明三朝重修王母宫,都是官方主导,朝廷高官参与,甚至皇亲国戚资助,说明泾川的西王母在全国的地位独一无二。一句话,西王母或者王母娘娘与泾川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关系,这种特色与丰富在国内绝无仅有。

分析历史,周穆王时西部戎族仍然存在,周穆王与戎族总酋长西王母见面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真实的东方君主与西方首领的历史会面。而到了汉武帝,已经没有了西王母这个真实的人,西王母作为西部戎族一个祖先崇拜的对象,也得到了东方君主汉武帝的神仙崇拜,所以汉武帝是拜谒西王母神灵而已。

泾川出土的三批舍利,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我个人认为价值如下:

1.隋文帝敕封舍利是中国历史上官方首次大规模的舍利供养行为,一般认为这批舍利是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也就是最高佛教圣物,价值不言而语。

2.武则天重新瘗埋大云寺佛祖舍利的时候,首次用了金银棺及地宫的形式,在地下以棺材盛装埋葬是中国人的埋葬制度,所以在佛教舍利瘗藏中,这种行为是开创性的,是佛教汉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3.宝宁寺遗址佛舍利如果如铭文记载瘗藏于567年的话,那么就是中国早期舍利供养的一个范例了。

4.龙兴寺遗址出土的这批佛舍利,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大、类型最全、来源范围最广的一批舍利,有这么多“最”,能不值得骄傲吗?

范仲淹、李商隐、滕子京等等历史名人与泾川的关系请参考我的《泾川文化遗产录》一书,网络上也有电子版,很好找见。

泾川修铁路的好坏关系我个人观点在前面已经陈述了!

西北狼你的问题太多太狠,老费时间了,哈!

 

009④ 泾州大云寺佛祖舍利为什么是14粒?

魏海峰答:请参考我的《泾川文化遗产录》一书,网络上也有电子版,很好找见。

 

009⑤ 大云经是伪经吗?

魏海峰答:请参考我的《泾川文化遗产录》一书,网络上也有电子版,很好找见。

 

009⑥ 泾州长武镇是现在泾川那一块,听老人说有个龙马寺?说宋太祖赵匡胤老过这里?有没有历史考证呢?

魏海峰答:泾州长武镇在今泾川泾明境内,长武城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马寺建于公元960年前,赵匡胤过龙马寺的介绍《泾川文化遗产录》中有专文介绍。

 

009⑦ 泾州永庆寺在现在那一块?跟红河田赵杨吕交界处的永庆寺有关系吗?【附图】

魏海峰答:泾州永庆寺明代时就有,在州城内,大概位置在今农林路西侧县幼儿园附近。不清楚与红河永庆寺的关系。

 

009⑧ 永庆寺老庙留下来过一口老钟,我小时候在永庆寺山脚下读小学时候,学校上课下课就用这口钟敲击报时,新田赵小学前几年还在用这个钟,现在学校换电铃了,这个钟不知去向,望有关部门查查,也许还是个文物呢

魏海峰答:该钟尚悬挂在田赵小学,在30公分以内,或为清末、民国遗物,无铭文,我们有过调查。

 

009⑨ 咱泾川以后有可能改升:县级泾州市吗?或者改成平凉市的一个区?前者还是后者对泾川发展更好些?之前在一些微信平台上也说过变区或者县级泾州市?

魏海峰答:泾川或升格为市、或区,都是发展的一个必然,一般而言,城市人口和相关指标达到即可升格。

 

009⑩ 红河龙王桥有什么传说?与泾河龙王有关吗?【附图】

魏海峰答:龙王桥的传说比较多,我看过的故事有四个,限于时间关系,这里不一一说了,以后单独回复你。

 

009⒒ 红河龙凤寺建于那年?有什么历史故事么?

魏海峰答:抱歉,这个真不知道呢!

 

010号网友:@LKON0000

010① 未来在泾川文化的宣传上有什么计划?作为一名在外地游子,我们有什么能够帮上忙的?

魏海峰答:我们博物馆有官方网站www.jcxbwg.com,有官方微信平台jcxbwg,请各位泾川的朋友能予以关注,通过这两个平台,不仅可以掌握泾川文博动态,而且广泛转发以达到宣传泾川的目的,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011号网友:@海盗船长8777

011①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墓据说在陕西户县,为什么我们泾川宫山顶上还有一座?到底哪里才是陈平墓?

魏海峰答:县志记载宫山顶上的墓葬系“汉陈平墓”,但是否就是汉宰相陈平,语焉不详。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极可能就是陈平墓呢?

1.汉相陈平去世后的墓葬至今是个谜;

2.从墓葬的形制和封土规制判断,的确是汉墓,而且墓主人级别比较高。

这一谜底有待以后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