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野外文物安全巡查
近日,泾川县博物馆在野外文物安全巡查中,通过不懈的走访调查,终于在乡村野外觅得遗失长达半个世纪时间以上的明代平凉韩恭王圹志(又称墓志)盖一方,文博工作者将其运回县博物馆,至此,葬于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的明代平凉韩恭王圹志盖与圹志碑实现完美合璧,成为县博物馆见证明代平凉韩王历史和明代王室丧葬制度的珍贵文物。
明朝韩王的那些事儿
新发现的明代平凉韩恭王墓志盖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其子分封到各战略要地及富庶之乡,其第二十子朱松被封韩王,领今辽宁开原等地,是为韩宪王,朱松去世之后,其子朱冲继承王位,后改封平凉府,是为韩恭王。自此之后,在有明一代共有10位韩王开府平凉。韩王就藩平凉,不仅对平凉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样一支庞大的食禄者集团,他们的消费和用度,给当时的平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为平凉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现分布于平凉城周围的大量“王子坟”,其与散布于全国各地的明代藩王陵寝的形制、规格基本大同小异。
韩恭王墓志60余年分离与合璧经过
博物馆工作人员搬运墓志盖回县博物馆
韩恭王墓在清张延福《泾州志》中曾有记载,其位置在当时治所西部十五里处,隶属当时的长受里,即今王村乡完颜村。然而,该墓葬早在清代就已开始被盗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集体劳动中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同时圹志盖及圹志碑也流失于民间,从考古角度失去了研究该墓葬的最佳时期。
1987年,泾川县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意外在一农户家里找到了韩恭王墓圹志碑,并征集入馆,研究后发现,圹志记载了韩恭王的生平,有力的佐证、印证了清代《泾州志》中关于韩恭王墓葬的记载。
2008年,县博物馆副馆长高建锋带队在全县开展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了解到除了韩恭王圹志碑,圹志之上还有一形制相差不大,并有篆书字迹的志盖,50年前碑农民当作基石使用,但目前下落不明。县博物馆文博人员及时将这一调查线索建立了档案,并在下乡过程中不断打探相关消息。
2017年1月11日,泾川县博物馆在春节前的野外文物安全工作巡查中,又一次在完颜村的村庄及野外展开细致的排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博人员踏破铁鞋的寻觅下,终于在村落内一处角落,看到了一方形状规整的雪迹下面掩藏的韩恭王圹志盖。该志盖保存较好,上面刻有篆体“故韩恭王圹志”字样,四周伴有云龙纹。
圹志和圹志盖的演变
为亡者立碑,以记载其在世生平功绩,使其流传千古,这一习俗渊源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桓灵之际,树碑之风盛行,碑文多由书法修养较高者书写。这一时期的碑石高大,且均树立在逝者墓前。至东汉末年,曹操“以天下凋敝,禁止立碑”;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又重申禁碑之令。于是就小型化并与棺椁一起埋入墓中的称圹志。到北魏中期(498年),又出现了为保护圹志上的字不受侵蚀,平放在圹志之上,与圹志相契合的圹志盖,因其一般镌刻篆体圹志题铭,故后人将其称为篆额或篆盖。
总之,明韩恭王圹志及圹志盖的发现,为我们厘清明韩恭王的基本史实及明代诸王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尤其是本次发现的圹志盖,在遗失60余年后能失而复得,与馆藏的圹志碑实现完美合璧,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