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旧社会的泾川,由于交通闭塞,无轻纺工业,世代沿袭小农经济,过着"一头牛,二亩地,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衣着帷被全购用陕西土布、湖北枣阳土布和河南禹州土布。陕西土布有穿布、府布和干布。穿布每匹长4丈4尺,宽1尺2寸,价值在长时期可兑换4斗小麦(80公斤)。府布每匹长5丈2尺,宽1尺,质量较差。干布每匹长2丈8尺,宽1尺,线条匀称,织作细密,是上等土布。枣阳土布相当陕西穿布,禹州土布相当陕西府布。民国16年(1927年)以前,本县各地虽有个别农户也纺纱织作土布,但只能自给,无剩余可供出售。所以当时农民穿衣极感困难,遂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人穿过小孩穿"的流行语。
二、演变
民国16年以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号召开发大西北,东南新风气西渐,本县农民守旧思想也有了新的转机,加上本县毗邻陕西,深感彼能我何不能,买人的不如自己织,更由于陕西(特别是关中)长期为军阀混战割据,土匪丛起,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有些无法维持生活的老百姓,携家带眷,不断流入泾川,落居乡间,主要靠纺织土布维持生活,在他们的影响下,本县农户也开始学织土布,遂掀起新的纺织风。到解放前夕,在南北二原和川区搞纺织的农户约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六、七十,且多数为了自给,剩余出售者约百分之三左右。
最初纺纱用棉均由陕西购进,以后本县在川区和山区向阳地带也种植棉花,多是老品种,每亩一般产皮棉30至40斤,后引进新品种,可产皮棉60斤左右。由于本县气温较低,务作粗放,且灾害多,不利于棉花生产,到民国25年(1936年)后停种。纺纱、絮棉全靠外来,所织土布成本较高,因而陕西土布在本县仍畅销不衰。
三、土布纺织过程和工具
1、纺纱:先将棉花打成捻子,用手纺车纺。一般每人每天可纺4两线,最多可纺6两。2、拐线:将线穗子拐成线把。3、浆线:每斤线用4两麦面和水把线浆硬、浆光,然后捶软和。4、拉线:按所纺的纱预计织多宽多长的布,便拉成多少支纱(一般为400至450支)。5、上绳:将拉成股的纱,逐根穿过绳框和起交的综(读zèng)。6、刷线:将穿过绳综的经线刷的疏散分明,卷成辊子装上织机。7、织布:这是一种带着简单技术性的工序,一般3天织1匹布(长4丈4尺),人灵巧技术好的两天可织一匹布,男女均可。
纺织工具:1、织土布的纱一直用古老的轮形手纺车。2、织布机有两种:一为平机。它的构造为长方形框架,有挂绳框综和装线辊子的零件,便于织布人一手抛梭,一手扳绳框,两脚踏起交的综。一为高机,构造比平机简单,只用一页起交的综,用起来比较便利,但用的纬线必须上水。两种机子织的布,平机布较细密美观,高机布线条粗疏(但耐穿),在使用过程中高机逐渐被淘汰。
四、染色
织成的白布按需要可以染成各种颜色,但平常男女均穿蓝色衣服,所有染坊在民国初期以前,均以本地用蓝叶打的土靛染,随后改用德国产的"谦信快靛染",其他用的彩色布则用煮红、煮黑、洋绿、槐黄等染色,由于科技发达颜料品种愈来愈多。
民国29年(1940年),本县政府职工曾集资创办小型"新华纺织厂",织过宽面人字棉呢。31年(1942年)县长吴伯琼倡办纺织生产合作社,但均因基础薄弱,经营不善,旋即倒闭。到民国末年,全国各大城市轻纺布匹已大量供应,加上外国倾销来的洋货充斥市场,但农户自织的土布经久耐穿,纺织从未终止。直到解放后大搞粮食生产,轻工产品可满足人民需要,土布生产成本高,始行停产。
——选自《泾川文史资料选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