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魏 晋曹 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赏析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诗,其中提到的“釜”指的就是古代的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场疫情,让全民变身厨子什么凉皮、蛋糕和油条。这一切都得力于一个简单而不平凡的炊具:锅有人说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那么,如今厨房必不可少的锅,是怎样演变而来的?最早的饭锅又是怎样的?接下来小编带您解锁古代吃饭那些事儿
人类使用火后,就可以吃上烤熟的肉。正式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之后,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稻谷类的粮食,这种稻谷食物远古人类又是如何加工的呢?在火上直接烤?画面难以想象显然直接在火上烤是不现实的于是聪明的祖先就发明了各种炊具
釜”为一种器物圆底无足,釜口为圆形,直接用来煮、炖等可以说是“锅”的前身。在湖南玉蝉岩遗址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陶釜 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釜(不晚于公元前12000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釜之一。“陶釜”可看做人类饮食史上最早的锅,人类利用“陶釜”烹煮食物,做成一锅烩,来满足自己的味蕾。正是由于“陶釜”的出现,人类进入了烹饪时代!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釜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曾发现一件古代陶釜 在它的底部残片上居然有烧焦的米饭锅巴就是这个样子 那时人们已经把稻米作为主食了。那早期陶釜是如何加热的呢?远古先民在使用时,大多是在地里挖个火塘或者用陶支脚支撑起来,在它下面引火便可对陶釜进行加热陶釜 陶支脚是这种加热方式很麻烦,并且不好平放。在新石器晚期,聪明的祖先又发明了一种“锅灶一体”的炊具。名为陶鬲( lì)
《诗经·采蘋》里记载于以湘之 维锜及釜。这个“锜”就是鬲,带三条腿的锅。说明陶釜、陶鬲都是早期普遍使用的锅。然而陶鬲兼具了釜和灶的功能, 大口器型,肚子鼓鼓,底部有三条袋状空足。这种工艺既增大了它的容积,又扩大了受热面积,而且达到了一锅煮天下的效果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支在地上填柴引火,十分方便。因此, 陶鬲实用性比「早期的釜」好用。
从锅的发展进程史来看我们现在用的锅都是没有腿的那锅的腿又是如何消失的呢?想一探究竟请跟紧小编,不要掉队哦!先看一张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三条“腿”,变得很小,底部趋于平缓,不再适合支起加热,更多的是用做盛储器,或直接放置于灶上当“釜”来用。随着陶灶的出现,在商代之后, 陶鬲的三条“腿”逐渐退化, 演变为釜的形态。至此釜灶使用的全盛时代才真正到来西周时期,冶金技术得到发展,铜釜与铁釜也慢慢出现。早期的陶釜,只能实现炖、煨、煮等功能直到铜釜、铁釜的出现,才真正有了“炒菜”这门厨艺。
到隋唐时期铜釜、铁釜的样式才基本定型圆心浅腹、薄壁、球面、有耳,这种造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作为烹饪器具的“潜力”。釜口圆边,搁放时比较稳当;口大,方便投料、出锅;有耳,方便提放。釜底为球面,可加大受热面积并且使其受热均匀,也便于翻炒。浅腹,方便看锅中食物生熟情况。釜壁薄,提高加热速度且节省燃料
此后一千多年,铁釜、铜釜一直保持这种基本造型凭借这些超能优势,才演变成今天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锅釜在炊具历史中除了单口的釜之外,在三国时期,还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五熟釜”的锅具,内部分为五个格子,是一种可以同时烹煮各种不同食物的锅具,属于火锅一类的炊具,功能与现在“九宫格”火锅基本相同。五熟釜釜还是中华文化的“红人”,成语“釜底抽薪”“破釜沉舟”中的“釜”都是指它!了解过釜之后,也终于明白釜底为什么要抽薪了!
最后再来欣赏一下诗意中的“釜这些普通而不平凡的炊具,承载着五谷杂粮的生活,从这些充满斑驳的炊具中我们看到了远古先民的睿智和创造意识,领悟到他们的灵巧和独有的情怀,走到今天的我们还在延续发展着他们的那种聪明和才智,他们的一点一滴都体现融入在了我们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