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农历 12月14日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泾博讲堂 >> 浏览文章
 
 

读诗词赏文物|业复五铢钱

日期:2020/8/5 11:11:4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jcxbwg    阅读15  【字体:
 

 

  蜀先主庙
  唐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释
  势分: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
  业复: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处指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译文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全诗措词语言凝炼,沉着超迈,具有很大感染力。这也许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息的原因。
 
 
  五铢钱,
  是中国古代货币的名称,
  因钱上有“五铢”二篆字而得名。
  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
  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
  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说到古代货币,
  我们想到的就是经典的
  方孔圆形钱。
  而五铢钱以这种
  方孔圆形的形制存在了700多年。
  作为中国钱币史上
  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
  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
  一直到隋朝的“隋五铢钱”结束。
  五铢钱以它合理的铸造形式
  穿起了多个朝代的经济与民生。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
  一铢大约等于2.3克
  五铢则大约重11克。
  五铢钱的兴起
  随着秦朝的灭亡,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
  汉代钱币制度沿袭秦朝制度
  西汉初期,
  依旧在使用秦朝所制的半两钱,
  但是由于当时允许民间私铸钱币,
  钱币制度较为混乱
  当时出现一些投机的商人
  将秦半两钱用剪刀剪下一圈
  七八个半两钱就可以剪下
  一个半两钱的青铜
  用剪下的铜在铸造新的半两钱
  这样导致货币失衡
  给当时的经济一度造成混乱
  西汉政府发现这一问题之后
  开始严禁私铸钱币,
  违者处以死刑,
  但违法私自铸币的事件
  依旧层出不穷。
  到了公元前175年,
  汉文帝又开始允许私铸钱币,
  但做了新的规定
  规定称不得掺杂铅、铁来降低钱币质量,
  违者处以“黥刑”
  就是在脸上刺字。
  这种新规定限制了百姓私铸钱币
  却使得富商大贾
  可以公开铸造钱币
  大发横财
  在公元154年汉景帝
  发布新的铸币规定
  开始禁止私人铸钱。
  可是这一规定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成效
  私铸铜钱之风并未减退,
  只是由公开性的转为地下的。
  在汉武帝即位后,
  为了方便中央政府在
  经济、政治管理统治上的需要,
  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
  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币制混乱的问题
  并且还提出
  将冶铁、煮盐、铸钱的权利
  全部收为官府负责
  这样一来
  即打击了富商权贵的势力
  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140年)
  开始施行“三铢钱”
  因为和半两钱等价使用
  并且盗铸之风盛行
  后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又重新铸造三铢钱
  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
  还颁布了盗铸钱币者死罪令。
  白金的币面分三等:
  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
  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
  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
  所谓白金,实际上是银和锡的合金。
  因造价高,贬值快
  用了一两年就废止了。
  皮币的主要原料,
  为皇家饲养的白鹿的皮,
  长宽各一尺,
  上面有彩色的图案。
  因造价十分昂贵
  最后也被废止。
  于是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又开始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
  开始铸造“五铢钱”。
  五铢钱轻重适中,
  适应当时社会对货币的要求
  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
  西汉、东汉、蜀、魏、晋、
  南齐、梁、陈、北魏、隋均铸造过。,
  历时长达739年
  西汉时的五铢钱
  分为郡国五铢、
  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
  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从公元前116年起,
  五铢钱作为唯一的钱币,
  独步于汉帝国的疆域,
  直到王莽篡汉之后才被
  暂时中止。
  混乱的新朝币制
  王莽称帝之后
  就企图用改变货币的方法
  来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
  “新朝”建立只有短短数十年
  但7年中就经历了四次币制改革
  可以说平均不到2年
  就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
  于是“新朝”各种钱币数不胜数
  出现了大泉、小泉
  栔刀和金错刀。
  王莽在位期间,
  主要用大小泉货币,
  为什么钱币叫“泉”呢?
  是因为在周朝时期
  “泉”为“钱”的另一种用法
  寓意钱如泉水一般
  源源不断。
  大泉五十
  其中方孔圆钱的大泉钱币,
  一枚约等于五十个五铢钱;
  小泉一枚约等于一个五铢钱
  钥匙形的栔刀一枚值五百个五铢钱;
  金错刀因上部阴文“一刀”
  两字用了一点黄金,
  竟然一枚等于5000个五铢钱。
  由于货币制度太过复杂混乱
  在民间交易很不方便
  导致当时经济十分混乱。
  王莽币制改革也以失败告终
  其实币制改革的失败
  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一时期的货币制作十分精美,
  书法隽秀,有的还错金,
  在古代钱币中堪称精品。
  具有很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五铢钱的衰落
  公元25年,
  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
  经历了王莽篡汉时期的动荡
  东汉王朝刚刚建立时,
  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
  半两钱、西汉五铢钱
  王莽大小泉等货币混杂在民间流通。
  直到延武十六年(公元40年),
  东汉才重铸五铢钱。
  从汉光武帝到汉明帝
  再到汉章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东汉五铢钱没有太大变化
  因此这一时期的五铢钱
  统称为“延帝五铢”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东汉王朝慢慢走向衰落
  尤其是在东汉后期
  董卓专政
  更是加大对百姓的剥削,
  铸造发行
  令人难以想象的小钱,
  径直1.3厘米左右,重约0.8克。
  “五铢”二字基本都难以识别。
  因此,当时民间将其称为“无文钱”。
  致使东汉末年
  通货膨胀严重
  百姓苦不堪言
  经济一度达到崩溃。
  五铢钱并未随着汉朝灭亡而消失,
  仍在之后的乱世中存在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仍有多种五铢钱面世,
  例如:蜀汉铸“直百五铢”;
  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
  宣武帝铸“永平五铢”,
  孝庄帝铸“永安五铢”;
  西魏文帝铸“大统五铢”,;
  萧梁初期,铸“大样五铢”;
  北齐文宣帝铸“常平五铢”
  不过,
  这些五铢钱最终不能长期流通,
  在这些“五铢钱”里,
  有许多是不值钱的铁五铢,
  交易的时候用车来装运,
  不是一枚枚地计数,
  而是动辙几贯几贯
  饥荒的时候,
  甚至一斗米卖八十万钱,
  一只狗卖二十万钱,
  可见当时的钱币贬值程度很严重。
  从唐朝到隋朝,
  开国皇帝杨坚也整顿过钱币,
  铸造了统一的新五铢钱
  “开皇五铢”,
  结束了长达一百余年币制混乱的局面。
  但由于隋朝的历史很短,
  这种“开皇五铢”成了最后一种五铢钱。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废除五铢钱
  开始重新铸造新的钱币
  “开元通宝”
  从此钱币不在以重量命名
  以“宝”为名的钱币开始流行
  “开元通宝”的出现,
  也结束了五铢钱七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