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网上展览 >> 浏览文章
 
 

文物鉴赏|汉文帝前元十三年“中御”铜鼎

日期:2020/8/24 17:37:5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jcxbwg    阅读  【字体:
 

 

汉文帝前元十三年“中御”铜鼎

文物鉴赏|汉文帝前元十三年“中御”铜鼎

汉文帝前元十三年“中御”铜鼎

13cm,口径14.8cm,

1.5kg

泾川县荔堡镇西关村出土

 

     双立耳,向外微曲,子母扣微敛,颈部刻有“中御/九升半/八斤/食官/十三年/口口容/九升重/七斤三两/第七百/一十七”字样,三蹄足。是研究汉代官制及度量衡的重要器物。

 

铜鼎

     古代炊器,多用青铜铸成。相当于现代的锅,煮或盛鱼肉用。汉许慎《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象析木以炊。”《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一般鼎的形状多是体圆、腹大、两耳对立于口上,下有三足。大腹以容物,三足架空以燃火,两耳用以贯铉(又作扁,其状类木棍)便于抬举。传世大鼎有高三尺多的;最小有不逾四寸的。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商代前期多圆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后期,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裆鼎增多,尖足鼎逐渐消失。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多呈蹄形。战国鼎多敛口,皆有盖,附耳,普通的鼎腹作西瓜形,足渐短小,盖上伏三犠,或作三环。秦汉鼎多敛口、硕腹、附耳、三短足、均有盖,盖上有三环。这时期未见有绝大的鼎,传世的大半约高一尺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