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博资源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在传播知识、解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省、市文物部门关于“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的安排部署,我馆近日陆续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文博人讲文物故事”栏目,旨在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参观、在线享受文化资源的需求,力求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本期推出的是泾川县博物馆刘俨整理撰写的馆藏文物“刘海戏金蟾”的故事。
刘海戏金蟾
刘 俨
“刘海戏金蟾”是中国一篇古老的民间故事。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 刘海本人也被视作“九路财神”之一。“刘海戏金蟾”作为一种寓意吉祥的题材经常出现在过去的年画、雕塑、戏曲之中,流传甚广。而在泾川县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两件以“刘海戏金蟾”为题材的铜制造像。造像1高16厘米,宽7.2厘米,造像2高22厘米,宽7.2厘米。两尊造像做工精巧,生动传神,主体人物“刘海”形似孩童,人物手持一串铜钱,足踩金蟾,高高跃起,将一个“戏”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刘海是常德人,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
这故事便是“刘海戏金蟾”,年画中比较常见的造型是刘海额前垂发,骑在蟾背上,手舞一串铜钱,显得天真活泼。此后,小孩或妇女额前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带着金蟾的刘海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象征财源广进、幸福美满的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