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文物,长什么样?是深沉严肃?还是自带高冷气场?当各位朋友们打卡博物馆时有没有发现“显眼包”的风终究还是刮到了庄严的博物馆里,原来博物馆里有的不只是历史的厚重感。在泾川县博物馆里也藏着一些“显眼包”,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清 铜獬豸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种神兽名为獬豸(xiè zhì),它形似麒麟,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头上长着一只尖尖的角,因而很多与獬豸有关的文物被称为“独角兽”。古人认为,獬豸是一种能够辨别是非曲直的神兽,也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汉 彩绘木马
汉 灰陶羊
明 铜对鹤
汉 石虎
汉 龙首柄三足铜灯
齐家文化人面红陶壎
壎,一个神秘陌生的名字,它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埙是产生于史前文化时期的一种乐器,也是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
清 琉璃龙饰件
清 狮纽盖方鼎形铜熏炉
汉 衔环铜铺首
“铺首”一词,在汉代已经出现。是一种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且极具装饰与实用功能的街门构件,一般以“兽首衔环”形式对称安装于两扇门板门缝两侧之中上部,既便于拉门上锁,又便于叩门唤人。
汉 红陶狗
汉 灰陶鸭
战国云纹铜车軎
云纹铜车軎,战国,一级文物。征集品。高7厘米,軎口径8.2厘米,辖长7.9厘米。軎、辖均青铜质,軎呈长筒形,一端粗一端细,细端平顶,粗端口部凸起宽边,边沿中间内凹。近粗端处有长方形辖。軎细端顶面及腹部浅浮雕云纹,腹部,辖首圆雕一立虎。虎身饰卷云纹。这套軎、辖制作精巧,是战国车马器中的精品。
清仿明宣德三足熏炉
汉 灰陶狗
元 泰定元年红陶鸱吻
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造,整体作龙首鱼尾形,龙首大张口作吞脊状,牛鼻,螺眉,凸目,鼓腮,双耳后抿,鬃毛上卷贴于鱼尾,尾部翅卷分鳍,两面饰鱼鳞纹,背有一人身俑站在云朵之上。通体施白色化状土,局部脱落。此件鸱吻形体较大,制作精美,是研究元代建筑艺术的珍贵文物。
汉 灰陶鸭
宋 狮纽铜錞于
1995年在泾川县王母宫祖祠遗址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宋代,黄铜质,通高98.5厘米,口径53.6厘米,口壁厚3.3厘米,平底葫芦形,狮钮,圆肩出宽沿,束颈,鼓腹,微侈口,狮昂首,粗眉凸目,嘴紧闭,脑后螺饰,丰胸,短体,四肢粗状有力,附站錞肩,足部连裆,长尾后拖,四肢肩腹饰凸云纹。錞于,亦作錞釪、錞。我国古代铜制打击军中乐器。
文物不断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留下注脚,我们期待更多的“显眼包”为文物注入新的生命力,让“陌生”的文物变得“熟悉”,让历史的脚印深刻而鲜明。
欢迎各位网友在后台留言,给泾博“显眼包”贴更多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