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硕博士导师金申先生莅临泾川,在县文旅局四楼会议室为全县文旅系统干部、全县历史文化爱好者开展了一场题为《从泾川发现的十六国佛像看早期佛像》的学术讲座。
本次学术讲座由县文旅局主办,县博物馆承办。讲座中,金申教授从1976年发现于我县玉都镇太阳墩村的十六国鎏金华盖铜佛座像入手,以大量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早期佛教造像为例证,详细讲解汉代至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坐姿、服饰、衣纹、手印等细节特征,以及佛教造像艺术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思想。金教授特别指出,泾川之所以佛教遗存特别是石窟众多,说明历史上泾川就是一个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受当时中央政权的辐射影响较大。泾川玉都太阳墩村出土的十六国鎏金华盖铜佛座像,就全国范围看,十六国时期的铜佛像极少,而此造型的佛像在同时期也极为少见,在佛教考古界知名度很高。
讲座过程中,我县文博专业人员、讲解员、历史文化爱好者分别就南石窟寺七佛的排序、衣纹特征,大云寺大雄宝殿内五方佛,王母宫石窟与云冈第6窟形制特点等专业问题,与金申教授做了深入交流探讨。
本次讲座以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同步举行。省内外乃至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文博工作者以在线形式参与讲座。
金申先生是北京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硕博士导师,国家博物馆研究院特聘馆外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佛教美术考古研究及文物鉴定,擅长佛教和历史题材人物画。曾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佛教美术史多年,长期为国内外大学和文博单位授课,文物著述三十余种,论文二百余篇,造诣精深,学界影响巨大。他长期致力于佛教文化的研究,包括佛教美术史、佛教图像学教育、文物鉴定等方面,在佛教文化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金申先生也是一位国学名家、文史学家、书画家,自幼习画、通文史,在国学、文史和禅画领域有深厚而独特的造诣。
泾川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文化东进西渐的“桥头堡”,佛教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它们见证了佛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与发展,也为研究佛教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本次讲座对于增进全县文旅系统干部职工知识素养、加深对泾川地域文化了解、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