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泾川文史 >> 浏览文章
 
 

田书林 田伟:琉璃瓦墨书初探

日期:2024/6/25 20:54:29   来源:泾川县博物馆    作者: 泾川县博物馆    阅读  【字体:
 

 

 

几次周末徒步,陆续捡到几块琉璃瓦残片,带回家清洗时惊喜的发现,在其中两块的凹面布纹陶质上竟然有黑色墨迹,便小心翼翼的清洗掉泥土,再用竹签剥离附着的钙质沉积,“遇慶”“乂夋”等黑色大字跃然眼前。姑且不论遗址的年代、琉璃瓦的流行和书风的时代特点等因素,单从地质学的相关知识就明白无误的告诉我,在黄土高原比较干燥的气候环境,能在硬物表面形成厚薄不均的钙质沉积,其成因是通过地表水渗透并析出黄土层中的钙质,至少经历了千年以上的冲刷、沉淀、堆积、结晶的过程才能形成。这些琉璃瓦残片上的墨书,虽然上下文残留个别笔画,整体内容无从知晓,但“遇慶”二字完美无缺,“乂夋”仅为残留的笔画和字形,令人称奇的是竟然能对应出完整的汉字来,实属难得,显得弥足珍贵。

 

田书林 田伟:琉璃瓦墨书初探

田书林 田伟:琉璃瓦墨书初探

 

田书林 田伟:琉璃瓦墨书初探

 

此墨书是汉字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难得实证。相传,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仓颉“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整理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汉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新开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过程,成为至今世界通行的最古老、未间断的文字。汉字的书体演变也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甲骨文线条细瘦、形象生动,金文粗壮丰满、笔势圆转,篆书古朴典雅、体正势圆,隶书方劲古拙、蚕头燕尾,草书狂放不拘、飞扬飘逸,楷书中规中矩、棱角分明,行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通行至今的楷书是从汉末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辞海》解释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三国时的钟繇,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被称为楷书真正的创始人,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当时称之为 “真书”,后人因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楷书”。楷书在唐代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作为学习范例。我捡到的琉璃瓦墨书,经请教擅长书法的同事,他们进行了认真鉴赏,认为“ ‘遇慶’二字,‘遇’字以楷法为体,字势外拓,转折处方圆兼备,又融入魏碑中方折的笔意;‘慶’字以行书为体,上收下放,裹锋行笔,夹杂篆书笔意,颇具颜鲁公‘篆籀笔法’之妙。通观‘遇慶’二字,‘遇’字取横势,‘庆’字取纵势,整体书写兼备各体,恣意挥洒,不拘一格。书此二字之人,取法颜鲁公楷、行书笔法,符合唐代晚期颜体书风特点。”“‘乂夋’二字,‘乂’字上部缺失,字势开张,撇、捺浑厚有力,特别是捺笔更显得峻拔刚断;‘夋’字上收下放,起笔以圆笔藏锋逆入,裹锋行笔,收笔处含蓄内敛,夹杂篆书笔意,颇具颜真卿篆籀笔法特征。与‘遇慶’二字相较,应不是同一人所书,但书者年代,亦当属唐代晚期。”得到行家的认可,自感颇为庆幸。诚如鲁迅先生曾经说的“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此琉璃瓦墨书,虽然聊聊数字,但足以印证汉字之美、书法之美;虽然残缺,也留下了时代印记,彰显了历史精华。以此窥一斑而知全豹,亦足以折射出大唐盛世的气象。

此琉璃瓦残片是文字载体的珍贵实物标本。文字是需要物质材料作为其载体的。我国是世界上使用文字载体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华先民们尝试了丰富的书写材料,留下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诸如陶器甲骨青铜器,美玉石头金银铁,竹简木牍丝帛品,瓷器砖瓦干树叶等等,都被古人用来画、刻、铸、錾、写过汉字。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张,得以成为最佳的文字载体。时至今日,虽然有了电子媒介的盛行,但是纸张依然是文化传播工具中一种重要的文字载体,而且是书法这一国粹不可或缺的文房四宝之一。文字载体的演变充分证明,每一种文字载体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功能,而每一次文字载体的改变都纪录了我国文化发展进步的辉煌历史。具体到虽然小众但也是文字载体之一的琉璃瓦,据史料记载, 琉璃一词产生于古印度语,随着佛教文化而传入中国,为佛教七宝之一。我国的琉璃瓦起源于北魏,《魏书西域志》记载 “大月氏国于世祖时,其国人商贩至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沼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为。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隋唐以来琉璃瓦已普遍使用,但有严格的等级限制。金、朱、黄色琉璃瓦仅用于帝王宫殿、陵庙、贵族宫室;绿、青色琉璃瓦用于王府、百官宅第、祭祀建筑;黑、紫色琉璃瓦多用于藏书楼或帝王园林中的亭台楼榭。我捡的琉璃瓦残片多为绿色,当为寺庙建筑用瓦。考古发现证实,琉璃瓦上的墨书多为记事、祈福、捐瓦者姓名年月等。还有物勒工名制度的传承,如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遗址出土的琉璃瓦墨书就记载了琉璃瓦制作的工序和监工、建造者等信息。 
“乂夋、遇慶”等字的意蕴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汉字的古今表意会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试图先解字再说文。经查,“乂”为象形字或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金文。本义是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引申为治理、安定、平定之意;当用作名词时,指才能出众、有才德之人,旧称才德过百人为乂。“夋”由骨刻文演变而来,为人名用字。指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即帝俈,名夋,尊称帝喾,为黄帝之曾孙, 五帝之一,在位期间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使天下人民信服。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深受百姓爱戴。“遇”为形声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本义为相逢、不期而会,又可引申为遭受、投合、得志、见赏、机会、抵挡、对待等义。“慶”为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为祝贺,字义名词化,表示可庆贺的事情或日子;古代国家或君王有喜庆之事时,都会对臣民有所赏赐,故又由庆贺引申为奖赏、赏赐;又指福泽、福气。单字的意思清楚了,不妨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组词,结果发现,“乂夋”本是残字,但对应的完整汉字字面意思是德才兼备、才得过人的帝喾,若再添加笔画或部首,可以组许多词,如文俊、又竣、艾峻等等,但这些词的含义远远不如“乂夋”蕴含的煌煌大气。“遇慶”则字迹完整,意思直白明了。由此可以妄自揣测,哪怕是断章取义或者望文生义,即可清楚地看到,此四字之间存在着某种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汉字由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仓颉所造,夋为黄帝曾孙,四字墨书由唐代人所写。无独有偶,明代的两位进士王缜、孙继皋先后作有“遇庆成宴”“遇庆沾恩”诗各两首,描写皇宫盛宴场景,抒发感恩报国之情。这种奇妙的巧合,有一种历史的脉络, 即“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演变轨迹。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种巧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些残破的琉璃瓦片及其上面的墨书,如同一个纽带,把上古时期到唐代、明代以至现代连在了一起,令人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让人与人文初祖离得如此之近,真可谓“瓦甓无言犹有道,千年文脉可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