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博物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博快讯 党务馆务 法律法规 网上展览 泾川文史 馆藏研究 文博商店 宣教互动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泾川县博物馆 >> 考古专题 >> 浏览文章
 
 

国宝鉴赏|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之—战国水晶杯

日期:2024/8/27 9:02:4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阅读  【字体:
 

 

如果要评选“最具穿越感”的文物,相信它一定榜上有名。甚至如果没有说明牌,没有人会觉得它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文物,这就是战国水晶杯。它静静的陈列在杭州博物馆,吸引无数观众驻足欣赏。它为什么会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它温润剔透的外表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信息?

国宝鉴赏|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之—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是在1990年发现的。”杜正贤介绍到。199056月份,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在工厂旁边的山坡上取土时,挖出了一些原始瓷器。文物部门在现场调查后认为这里可能有大型墓葬的存在,有必要进行考古发掘。当年的十月份,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发现了编号为90-1的战国土墩墓一座,出土了包括水晶杯在内的一批文物。

这座墓葬是杭州地区发现的战国时期最大的墓葬。墓室约15米长,5.4米多宽。墓中有熟土二层台,墓室里面有排水沟。更罕见的是,墓中有大量的木炭。在二层台的边上有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木炭层,墓底也铺有木炭。在发现了墓室里的木炭层后,考古队员们使用一边削尖的毛竹一点点的清理。“当时的天气很好,一个多月没下雨。有一天,工作人员在清理时,突然被一道刺眼的反射光晃了眼,这道反射光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家就顺着这个地方清理,最后发现了水晶杯。”回忆水晶杯的发现经过,杜正贤仍旧记忆深刻。墓葬中的棺材没有了踪影,水晶杯的旁边还出土了一些墓主人随身佩带的玉器、玛瑙等小型器,杜正贤推测水晶杯出于墓葬的棺中。

国宝鉴赏|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之—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状自然结晶。

这座墓不仅规模大,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也很多,并且制作十分精美。战国1号墓墓室内出土的陪葬精品器物共计34件,除了这件珍贵的水晶杯外,还出土了原始瓷器、漆器、玛瑙环及玉璜、玉虎、原始瓷编钟等文物。

这座大墓的墓主人是谁?有人认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派驻到杭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杜正贤认为墓主人所在的时代应该比秦统一中国要早:“我猜测墓主人应该是楚灭越以后,楚国派到我们杭州地区的最高长官。”战国中前期,越王无疆征伐中原,北上攻齐。齐王于是派出使者,游说无疆西征楚国,以为遗祸之计。无疆听信齐使说辞,举兵西向伐楚。楚威王早有准备,引大军攻打越国,杀无疆,尽得吴越之地,同时北路大军在徐州大败齐军,奠定了楚国在长江流域泱泱大国的地位。平定吴越之地后,楚王便委派官员,前往吴越之地施政行令、驻军抚民。杜正贤还提出了猜测的依据:“一是这座墓的墓道对着山头,我当时查资料,楚国这种类型的墓葬比较多。二是墓中的二层台、排水沟之类的设施,在战国时期的越国文化区内很少见,但是在楚文化中很明显。此外,最重要的是,这个墓葬中出土的很多器物,楚国的风格比较明显。例如在墓葬中出土的的原始瓷器,基本都是礼乐器,如编钟等,与楚国的礼乐器相似。但是区别于楚国礼器都是青铜器,这个墓中出土的礼器都是原始瓷。还有漆器,很多纹饰都是楚国的文化特征。”一些技术手段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杜正贤说道:“我们通过对木炭、原始瓷做C14、热释光等分析,测定年代基本上都是战国时期。对水晶杯中的泥土做孢粉分析,年代基本在距今2500多年左右。”杜正贤总结到:“综合这些因素分析,我认为墓主人应该生活在战国楚灭越这个时期。”

那么,水晶杯是实用器还是礼器呢?杜正贤认为是实用器:“我认为水晶杯应该是实用器,墓主人用来喝水、喝酒。因为如果是礼器的话,它应该是雕刻花纹的,但是这件水晶杯没有花纹,所以我感觉实用器的可能性大一点。”

水晶杯有三个谜

谈到对水晶杯的研究,杜正贤说道:“水晶杯有三个谜,一个是材料,一个是取芯,一个是抛光技术。这也是苏秉琦先生关注的问题。”

国宝鉴赏|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之—战国水晶杯

首先是水晶杯的材料问题。水晶杯发现后不久,杜正贤就带到了北京,请苏秉琦先生和宿白先生看。谈到这一经历,杜正贤仍旧十分激动:“我们到了社科院考古所,请苏先生看,苏先生捧在手里,看了很长时间,说‘从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太神奇了’。后来到了北大,宿白先生也没有见过。因为是天然水晶的材质,两位先生都建议我们找地矿部门去看一看。”说到这里,杜正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补充到:“我回来以后找到了浙江省地矿厅。他们看了以后说我们国内现在找不出这样的高纯度水晶。这么高的纯度,这么好的水晶,国内是没有的。即使到了现在,光是这样的水晶价值就非常高了。但是也不能判断古代有没有这样的水晶。”所以到现在为止,水晶的来源还是一个谜。

这件水晶杯是由一整块的水晶制作而成的,如何取芯是一个问题。首先是水晶的硬度很高,很难加工;其次,杯子是斜壁,上面宽,下面窄,这就导致了加工更加的复杂。苏秉琦先生在看到杯子之后,对它的制作工艺很疑惑。他当时讲,可能使用了和玉器一样的制作方法,用了管钻的方法;也可能使用金刚砂磨。杜正贤说道。但是水晶杯究竟使用了哪种方法,现在还无法确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抛光。外壁抛光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因为水晶杯上宽下窄的特点,手伸不进去,里面的部分很难打磨到。古代人是如何把内壁和底部打磨的那么光洁平整,也是一个问题。“这件水晶杯是独一无二的。”杜正贤说道。水晶制品出现的时间很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水晶材质的小挂件,但是这些水晶制作的文物体积都比较小,大概几厘米。与水晶杯同时期或者更晚的时代,也很少发现这么大的水晶器物。近段时间在中国展出的阿富汗文物中,就有公元一世纪制作的水晶杯,精美程度不亚于任何现代工艺品。但是与水晶杯比,高度只有水晶杯的一半左右。“所以水晶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来源:浙就是诗和远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