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开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佛像、神像塑成后,择吉日举行仪式来致礼供奉。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清乾隆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到的“开光”又称开光点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艺术品上,乃是透过宗教仪式,请来神灵以灵力进入神像或宗教艺术品内。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侣或者道士,在台湾,也常由民意代表、高级官员或者门阀闻人为之。其仪式大略是在念诵各种咒语或者吉祥话后,以朱砂笔点神像或艺品之上。
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明成化,高12.6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6.5厘米。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饰。腹部四面菱花形开光内绘折枝莲花,以花叶和折枝莲相隔。肩与近底处分别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成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形体秀美,胎质洁白细腻,厚薄均匀,色彩丰富,以填彩为主,点彩为辅,纹饰描画工整。此种成化斗彩罐除了画折枝莲纹外,还见有画菊蝶纹、宝相花纹者。
明成化斗彩的造型皆小巧,无大器。从现有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看,最高的瓶仅高19厘米,罐一般高8—19厘米。无论何种器,其器形都具有圆润端庄、清雅雋秀的特色。
但瓷器“开光”虽然字相同,但意义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开光是我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原是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即为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称之为开光。
粉彩开光博古图碗,清咸丰
一般为白地开光,也有色地开光。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
红釉开光金囍字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8.2厘米。
碗直口微敞,弧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内外均有描金回纹一周,碗内壁红地上描金“囍”字,里心饰金彩团寿字,外壁红地上有四个圆形开光,其内皆饰龙凤“囍”字,开光之间以花蝶纹相隔。外底白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
全器以红色为主,并用蓝、白、绿等色点缀,画面喜庆热烈,这是同治皇帝大婚时所用之器。
陶瓷上经常利用纹片釉及花釉等特殊效果来进行“开光”的装饰,“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开堂子”,这是陶瓷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
名称:清康熙款斗彩开光人物图花盆
年代:清康熙
类型:瓷器
质地:瓷
尺寸:高24,口径46.2,腹径35.5 CM
来源:广东博物馆藏
开光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等特点。是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它方法施釉,高温烧成。
来源:瓷器界